真是天下一絕,這位公子也和得完美,軒轅木能見識到這樣的絕奏也是我的榮幸了”,劉一止聽那聲音虛無縹緲,語氣中似乎包含著喜怒哀樂,他從來沒見過一個人能把這相反的心情都包含在語氣中,只覺得此人必是經歷過世間的大悲和大喜,心智之深當不可估量。那蒼老的聲音突然說道,“原來是軒轅公子,我說這群人怎敢和我來搗亂,既然軒轅公子來了,那就另當別論,只是這只是我們兩個人之間的事,和這位公子沒關係,我想軒轅公子也不會把想讓別人知道這件事中的秘密吧?”劉一止自始至此始終未能見到兩人的面目,只覺得自己身處一團迷霧之中,那兩人明明在自己身邊,自己卻看不到,正在深思,突然見到幾人大汗淋漓地從水榭後面狼狽地走了出來,劉一止雖不懂武功但也知道那幾人顯然是受過極重的內傷。
“砰”一件東西落在劉一止的身前,劉一止低頭一看原來是一張古琴,突然又聽那蒼老的聲音說道:“公子,你我既有緣相識,翁老頭也幸遇知音,這張琴就送你做紀念吧!你快走吧!”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章書生意氣(5)
劉一止看著眼前這張通體暗紅的琴,琴的尾部顏色更加深一些,似乎是經過火的炭燒,他突然想起從史書中看到的一段史料,大驚之下不禁脫口而出,“這琴難道是焦尾?”
四周久久的沒有聲音回答,許久才聽到有聲音遠遠地傳來,“公子既然知道這張琴叫焦尾,就該知道其中的故事,老朽不知有生能否再見到公子,但是希望公子真能像蔡邕那樣一旦認定了一件事情,即使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那聲音漸漸地遠了,四周只剩下歸鳥掠過樹林的聲音。
劉一止心下莫名的悲傷起來,他緩緩撿起那張琴,突然感到琴的反面有一處凸起,他輕輕反轉過來,琴的反面的正中果真有有另一塊凸起的木板,那木板的顏色極其鮮豔,顯是認為固定上去的,他用力摳動,那木板果真被摳了出來,在木板和琴的底部之間夾著一張絹帛,劉一止展開來,剛讀到開始就大吃一驚,那上面分明寫著:元素任經略已久,細思以往兵法大家只以兵法為要,雖有其理,但元素結合自身帶兵經驗覺一戰成敗並不僅在兵法,故以大拙之筆道來,遂成此書,計三十六卷,元素不才,命其為《經略紀要》。他實在想不到天下人夢寐以求的《經略紀要》,竟被夾在焦尾的夾層裡,或許冥冥中自有天意吧,自己能在袁公祠前得此書卷,大概是袁公助自己能成就平倭興南海之事吧!
他朝“將軍祠”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將那張絹帛放入懷中,抱起焦尾琴,匆匆往回趕去。
劉一止回到客棧時天色已晚,但他現在心裡想的只有懷中那絹帛上面的《經略紀要》,有了此書,對他興復定海一帶實是極大的幫助,所以他現在想做的就是一心研讀此書。他徑直上了二樓,剛想推門而入,蘇紫芝一臉慌張地從他身後匆匆而過,比他搶先一步推門而入,劉一止懶得說他,剛想進入房間之內,那扇門竟然“砰”地一聲在自己的眼前關住了,劉一止正待開口詢問,身後又闖過來兩個人,那兩人手持兵器,一臉的凶神惡煞,粗魯地向劉一止問道:“你見過個身穿青色衣服像個女人似的年輕人沒?”劉一止正在火頭上,懶得搭理他們,用力推了一下門,那門竟然紋絲不動,顯是在裡面被反鎖了,他只好側身站在一旁等蘇紫芝來開門。那兩人見劉一止對他們不理不睬而且去推了一下門就抱手站在了一邊,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要找的那人就在眼前的這間房間裡。其中一人對另外一人使了個眼色,那人就一腳踹向房門,門應聲而裂,兩人一下子就衝了進去。
只聽到兩聲“哎呀”,那剛剛衝進去的兩人就倒飛回來,劉一止看那人臉上左側臉頰處各有一道紅印,然後還沒想明白那是什麼,就看到兩隻鞋子緊隨而出,又聽到蘇紫芝的聲音說道:“幹佔姑奶奶的便宜,想找死啊,還不快滾?”那兩人連忙起身飛似地衝下樓去。
這一切都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甚至容不得劉一止去想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當他轉身要進入房間時,抬頭看到眼前的蘇紫芝不禁大吃一驚。
蘇紫芝似乎對眼前劉一止的驚訝很滿意,一臉笑容的說道:“喂,發什麼呆呢,沒見過女扮男裝啊,怪不得世人都說最迂腐者莫屬書生呢?”劉一止臉上火燙,他自幼受儒家教育,深知“男女有別”,沒想到竟和一個女子一路上好多個晚上共處一室,他避過蘇紫芝緊盯著自己的目光,側身繞過她,進入了房間。
劉一止雖然對“蘇紫芝是女的”這一事實還是感到異常的尷尬,但他心知當下之緊要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