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年間,其實也有不少名臣幹吏,只是張居正的光芒太過熾烈,以至於其他人都黯淡無光。
王崇古,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王崇古,山西蒲州人,正德十年生人,嘉靖二十年進士。
自小就喜歡談論兵事,武藝高強,能在戰馬上左右開弓。嘉靖三十四年,於夏港擊潰倭寇,斬獲無數,四十三年巡撫寧夏,大敗關外敵人,若是有足夠的錢糧,以王崇古的能力,平定河套就是板上釘釘的事。
隆慶初年,總督陝西、延綏鎮、寧夏鎮、甘肅鎮四地軍務,隆慶四年,改督山西、宣府、大同三鎮軍務,力主與俺答議和互市,史稱“俺答封貢”。
史稱:“崇古身歷七鎮,勳著邊陲”。
這是一個猛人,在治兵一事上能力出眾,手段強悍。
他和張居正有一定的交情,當年俺答封貢時,張居正就曾下場支援過他。
同時,此人有大志,胸懷溝壑,也是一個清明廉潔,忠君報國之人。
京營頹敗日久,其中盡是勳貴的族親子弟,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
正德年間時,京營就已經不行了,當時的正德皇帝為了改善這一情況,甚至調邊軍入衛,這也只是治標不治本的事,隨著正德駕崩,此事也逐漸消弭。
對於張居正來說,京營,是必須要治理的,不然,就會重演“庚戌之變”,況且,治理京營,也對張居正有益。
其實,隆慶年間,張居正就趁機安排了王之誥擔任京營戎政尚書,督管京營。
但當時與高拱爭鋒,王之誥被明升暗降成了南京兵部尚書,後來京營戎政尚書空缺下來,直到今天。
現在的王之誥是刑部尚書,讓他再提督京營,有些不合適,張居正就想到了這個猛人。
張居正回到了書桌前,再次翻看著自己的奏疏。
這封奏疏送上去,那可就無法挽回了。
薊鎮總兵是他的人,兵部左侍郎是他的人,如今再加上一個京營,大明京師附近的兵力,全都在張居正的掌控之下。
當年權勢滔天的嚴嵩,也沒這個能耐。
張居正非常清楚,這對於任何一個皇帝來說,都是不可能容忍的。
張居正也只能在小萬曆這裡幹,因為萬曆還小,尚未親政。
帝國的黎明掃過皇宮,巍峨莊嚴的宮殿之前,一個小而壯的身影奔跑著。
萬曆的胳膊和身板比之前壯了不少,原先只能跑半圈,現在卻能跑三圈。
以後要面臨的敵人將會比現在多出無數倍,沒有一個好的身體,還如何完成改革偉業?
跑完步,萬曆停在乾清宮前面,做著廣播體操。
田義恭敬的站在萬曆的身後,什麼也不說,就靜靜的看著。
徐爵在一旁,一臉凝重狀,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當萬曆做完最後一個動作時,田義急忙送來了乾淨的毛巾。
萬曆對著田義笑了笑,接過毛巾擦起了臉上的汗水。
看著萬曆的笑容,田義也咧著嘴笑了。
一旁的徐爵卻一臉陰沉。
萬曆沒有在乎徐爵,不過是一個跳樑小醜罷了。
鍛鍊結束,早膳也準備好了。
還是按照萬曆之前的要求,簡簡單單的稀飯、饅頭和羊肉等。
吃完飯,萬曆換好衣服,在隨從的拱衛下,前往文華殿。
張居正帶著一眾講官早已等候多時,一番見禮後,各自坐在了各自的位置上。
萬曆朝著張居正笑了笑,頷首示意,隨後又看向譚綸。
譚綸和徐澤民最近這段時間一直在整理洪武禁海、永樂下西洋等事,已經好久沒有面見過萬曆了。
明朝沒有百度,想要查資料,只能從浩如煙海中的史料中尋找。
洪武、永樂距今足有兩百年,加上劉大夏焚燬航海資料,致使史料丟失甚多,使得譚綸和徐澤民的工作極為艱難。
但他們依舊樂此不疲,沒有任何怨言,孜孜不倦的蒐集整理。
在這期間,他和徐澤民配合甚好,兩人也漸漸熟稔。
譚綸看到萬曆的目光,朝著萬曆投去了一個堅定的眼神,隨後便目不斜視,正襟危坐。
萬曆環視一週,滿意的點了點頭,就讓張居正開始講讀。
四書五經,微言大義,可在治國上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
講讀完畢,張宏替代馮保,把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