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這一類指暫時還沒有工作,但是能夠參加工作而且在“參考周”之前的4週一直在積極找工作的人。那些剛剛下崗還沒有開始找工作的人也計算在內。那些在過去4周裡沒有積極找工作的人不能計算在內:僅僅是瀏覽報紙上的招聘廣告或是上網搜尋工作機會還不足以體現找工作的“積極性”,必須在這段時間內填寫過應聘資訊、寄過個人簡歷、參加過面試,或是聯絡朋友或就業中心等具體行動才可以。

第四類?非勞動力人口:這一類指的是那些沒有工作並且不願或不必找工作的人,包括全日制學校的學生、退休人員、全職家庭主婦(夫)、一些不能工作的殘疾人,還有那些乾脆放棄找工作的人。

“勞動力”是指上述就業人口(第二類)和非就業人口(第三類)數量的總和。失業率就是非就業人口(第三類)佔勞動力人口(第二類和第三類)的百分比,注意:16週歲及以下和公共機構人口(第一類)和非勞動力人口(第四類)在失業率的統計中是被忽略的。

現在我們來看最重要的問題,即統計資料是否低估了實際失業情況,大多數經濟學家會作出肯定回答。他們之所以認為這個資料過低,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些想工作卻屢受打擊,最終放棄找工作的“心灰意冷工作者”被歸到了第四類,而不算在“勞動力”裡—這種分類其實沒什麼道理。另外一個原因是認為兼職也算就業人員,並和那些擁有全職工作的人分在了同一類;美國勞工統計局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些兼職人員並不是不想擁有一份全職工作,他們只是找不到工作才暫時屈就一下。在我看來,這種分類也是不合理的。還有另一個原因,有些人從事的是季節工這類短期工作,只不過恰好處在“參考周”內,他們也被認為是“就業人口”,與擁有穩定工作的人歸為一類。

另一方面,我們還必須考慮到“地下經濟”的存在,包括非法活動(如販毒)以及一些合法活動的非法運作(如未繳稅的清潔工和保姆)。從事這些活動的人在經濟上是屬於“就業”的,但是本人或是其家庭(因為很顯然的原因)通常只會回答“沒有工作”。假如把這類人計算在內,失業率會有所降低。

假如將“心灰意冷工作者”看做“非就業人口”,就會使美國官方失業率統計資料上升,但同時也更加貼近現實。政府雖然有能力作出更正,但遲遲不行動,因為僅僅為了使資料更加符合邏輯,就讓失業率資料突然升高,在政府內部難以得到支援。但是美國勞工統計局按理說應該是政府的中立部門,不應該對某個黨派有所偏向,至於為什麼不作此調整,我也難以理解。在美國兩黨進行政權交替的時候作調整也許可以避開政治帶來的壓力。

。。

Q:經濟若要健康執行,失業率應該維持在什麼水平?

假如失業率長期低於經濟健康執行所要求的水平線,結果將會是失控的通貨膨脹和不斷攀升的物價。工作隨處都可以找到,企業也不得不透過提高工資來吸引更多人就業。假如失業率持續高於經濟健康執行所要求的水平線就會帶來嚴重的通貨緊縮。工作越來越少,工人們為了保住飯碗不得不接受更低的工資,物價也變得越來越低。因此對經濟有益的失業率水平跟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都沒有關係,經濟學家將這個假想的失業率稱為“自然失業率”。

那自然失業率又是多少呢?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的自然失業率約為5%。但是這個數字也在不斷髮生變化,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人口比例的變化。舉例說明,年輕人比老年人換工作的頻率更高,而且經常失業,如果就業人口趨於年輕化,那麼自然失業率就會因此上升。影響自然失業率的另一個因素來自於政府的政策。如果政府提高最低工資標準,那麼很多公司寧願提高原有員工的工資也不願多招人,這樣找不到工作的人也會增多,自然失業率同樣也會上升。

由於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是由員工創造的(稱為“產出”),我們可以透過這個原理來計算自然失業率。國內生產總值表示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的經濟中的經濟總產出,我們對國內生產總值做兩件事:第一,我們把通脹因素考慮進去,得出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如當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5%,而通脹率是3%,那麼實際增長的國內生產總值為2%);第二,計算出每一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趨勢,這個趨勢意味著經濟週期所帶來的波動都被平均分攤到各個階段中去,我們最終得到的是一條平滑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曲線。透過這條曲線,我們就可以大致計算出自然失業率了。

Q:市場猜得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