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請龍筆另點賢能接任。

家人查點,府內一應金銀珠寶,古玩玉器乃至草木粉帚一件不少。

不!少了一樣東西,只不過家人不知道罷了。

蔡知府那把“白天黑日門”白字門下開封分舵的五星“白天黑日匕”已告不見。

相國寺金頂八角塔,連日來香火大盛,男女不避,爭相膜拜。那八瓣蓮臺上和整棵大白果樹雕成的千手千眼、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四副笑臉,笑意盎然,千手千眼佛光普照。每年一度的金城大祭,便從此流傳了下來。

人家盡枕河。

水港小橋多。

上有天堂,天堂不是凡人的去處。

下有蘇杭,蘇字在前,便是人間第一天堂。

天堂效外,五十里的地方,有座鎮子——角直鎮。

角直鎮北倚吳淞江,西枕甫裡塘,澱山湖、澄湖、陽澄湖、瀆墅湖、金雞湖五湖環抱;吳松江、清小江、東大江三江拱衛,湖、蕩、潭、池星羅棋佈。七十二橋長虹臥波,說不盡水鄉嬌美。

鎮外船隊雁行,鎮上碼頭羅列,南北奇珍;東西名產,無不過鎮而行,加上土肥水美,白米豐盈,引得八方客商來投。

鎮中“保聖寺”斜對門,是一座花園式莊院,門檻上兩行紅字:上聯:書香門第春常在。

下聯:積善人家慶有餘。

橫批:福澤八方。

院內住著一位老員外,六旬開外,慈眉善目;逢人便笑,不作揖不開口說話,不見禮不邁步走路,福體福相,樂施好善。前些年從外地搬來,說是祖上幾代為宮,積了些家產,看中了角直鎮的風土,遷來這裡安度晚年,是遠近公認的“江南第一善人”。

惡鬼好做。

善人難當。

尤其是“江南第一善人”,倘若有—點不善,豈不自砸了招牌!

這位“江南第一大善人”和合翁和老員外,竟把個善名做到無可挑剔。上至白蒼蒼,下至開褲襠,無人能說半個“不”字。

盡善也!

至善也!

和老員外無子無女,老伴也不曾有一個,有人提起,和老員外只是點頭:“吾輩志在鄉里。活一飢兒便有一兒,濟一難女便得一女,何必計較。”

高風亮節,說得鄉人連連稱是。

和老員外的乾兒乾女頗為不少,每日出出進進,據稱都是受了員外恩惠,拜在膝下承歡儘教的熱心青年。

外鄉人初來角直鎮,聽到和老員外的善名難免不信。鎮上人們便信誓旦旦地訴說一番——登龍九年,從南洋載珠寶進京的商船,突然船艙破裂。珠寶盡沉湖中,落難水手正要投繩自盡,和老員外慌得赤一雙腳,抱著十錠大銀趕到船邊,扔過銀子便背過氣去,眾人捶打了半日方自醒來,活了商船九條人人命。

天慶三年,告老還鄉的徐州太守帶著五十年官途積蓄,住進角直鎮“望湖樓”,夜半被強人慾死,掠去全部金銀,老夫人,小姐正待自盡,寶劍也已架在脖上,和老員外從夢中驚醒,連滾帶爬,赤著上身,撞了進去,把五百兩黃金擲於床頭,扭身便回,夾氣傷寒,鬧了足足半個月才見康復。萬隆元年,一書生上州求官,攜帶祖傳奇珍“九龍八寶七彩扇”透過門路。於鎮外桔林失竊,哭昏於地。和老員外扶進家裡,好言勸慰,早晨一錠金,晚上一錠銀。甚至倒地學那三歲孩童過家家,直把個書生哄得愁捎雲散,跪辭而去。

龍寶二年……登隆四年……鎮上人如數家珍,如不信,還可以領你去偷偷瞧一瞧這位“江南第一善人”。

和老員外碎銀不離身,銅錢不離手,遇到那外鄉乞兒,街鄰孤寡,隨手便是一串。和老員外還口中念道:“可憐!可憐!怎不讓老夫配這無用之身替了這些苦人,善有善報,多行善吧,跳出苦海,便是天堂。”眼裡還時時垂下兩行辛酸的老淚。

眼見為實。

和大善人的善名隨著車船舟馬,越播越遠、越傳越響。

現下,便又有了了和大善人行善的機會。

角直鎮中央那座朝陽橋上,人頭攢動,一位妙齡少女髮髻散亂,秀目無神,鴛轉泣血,杏腮帶淚,雨打梨花般的面容更是好看。這個天仙似的美女竟要跳下橋去。兩個年輕公子緊扯衣苦苦勸解,怎奈言語笨拙,話不動心。

聽了半晌,鎮上的人聽明白了,原來這位姑娘隨父母赴尾山任上,於湖中座舟沉沒,二者盡歿,只留下一隻家貓和兩個家丁,呼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便要隨父母去那黃泉路上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