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自寫信勸解,並贈玉環、玉碗表示看重之意。周訪扔在地上,說:“我難道是商人和小孩嗎?怎麼可以用寶物來讓我高興呢!”周訪在襄陽發展農業、訓練士卒,暗藏謀算王敦的心志。官吏有缺員就自行補錄,然後才上報。王敦對他深以為患但又不能控制他。
魏該為胡寇所逼,自宜陽率眾南遷新野,助周訪討杜曾有功,拜順陽太守。
魏該被胡族敵寇所逼迫,從宜陽率領部眾向南遷徙到新野,因幫助周訪討伐杜曾有功,被拜為順陽太守。
趙固死,郭誦留屯陽翟,石生屢攻之,不能克。
趙固死,郭誦屯軍陽翟,石生多次進攻,不能取勝。
'13'漢主曜立宗廟、社稷、南北郊於長安,詔曰:“吾之先,興於北方。光文立漢宗廟以從民望。今宜改國號,以單于為祖。亟議以聞!”群臣奏:“光文始封盧奴伯,陛下又王中山;中山,趙分也,請改國號為趙。”從之。以冒頓配天,光文配上帝。
'13'漢主劉曜在長安建立宗廟、社稷和南郊、北郊,下詔說:“我的祖先從北方開始興盛,光文建立漢國宗廟是為了順從民眾願望。現在應當改國號,奉單于為祖。儘快論議上報!”群臣上奏說:“光文最早受封盧奴伯,陛下又曾在中山稱王。中山本是趙國領土,請求改國號為趙。”劉曜聽從,將冒頓配祀上天,光文配祀上帝。
'14'徐龕寇掠濟、岱,破東莞。帝問將帥可以討龕者於王導,導以為太子左衛率泰山羊鑑,龕之州里冠族,必能制之。鑑深辭,才非將帥;郗鑑亦表鑑非才,不可使;導不從。秋,八月,以羊鑑為徵虜將軍、征討都督,督徐州刺史蔡豹、臨淮太守劉遐、鮮卑段文鴦等討之。
'14'徐龕寇掠濟水、泰山之間,攻破東莞。元帝向王導詢問將帥中有誰能夠征討徐龕,王導認為太子左衛率泰山人羊鑑,是徐龕州里的顯貴豪族,必能制服徐龕。羊鑑懇切地推辭,認為自己不是將帥之才;郗鑑也上表認為羊鑑不是合適的人選,不能委派,王導不聽。秋季,八月,任羊鑑為徵虜將軍、征討都督,總領徐州刺史蔡豹、臨淮太守劉遐、鮮卑部段文鴦等討伐徐龕。
'15'冬,石勒左、右長史張敬、張賓,左、右司馬張屈六、程遐等勸勒稱尊號,勒不許。十一月,將佐等復請勒稱大將軍、大單于、領冀州牧、趙王,依漢昭烈在蜀、魏武在鄴故事,以河內等二十四郡為趙國,太守皆為內史,準禹貢,復冀州之境,以大單于鎮撫百蠻,罷並、朔、司三州,通置部司以監之;勒許之。戊寅,即趙王位,大赦;依春秋時列國稱元年。
'15'冬季,石勒的左、右長史張敬、張賓,左、右司馬張屈六、程遐等勸石勒稱皇帝尊號,石勒不同意。十一月,將佐們又請求石勒稱大將軍、大單于、領冀州牧、趙王,依照蜀漢昭烈帝劉備在蜀、魏武帝曹操在鄴的舊例,以河內等二十四郡為趙國,太守都改為內史,根據《尚書·禹貢》,恢復冀州的行政區劃,以大單于的身份鎮撫眾蠻族;撤銷幷州、朔州、司州的建置,合置部司監管,石勒同意了。戊寅(疑誤),石勒即後趙王位,大赦天下,依照春秋時列國舊例稱元年。
初,勒以世亂,律令煩多,命法曹令史貫志,採集其要,作《辛亥制》五千文;施行十餘年,乃用令律。以理曹參軍上黨續鹹為律學祭酒;鹹用法詳平,國人稱之。以中壘將軍支雄、遊擊將軍王陽領門臣祭酒,專主胡人辭訟,重禁胡人,不得陵侮衣冠華族,號胡為國人。遣使循行州郡,勸課農桑。朝會始用天子禮樂,衣冠、儀物,從容可觀矣。加張賓大執法,專總朝政;以石虎為單于元輔、都督禁衛諸軍事,尋加驃騎將軍、侍中、開府,賜爵中山公;自餘群臣,授位進爵各有差。
當初,石勒因為世事紊亂,律令煩多,命法曹令史貫志採擷綱要,作《辛亥制》五千字,施行十多年,才用律令。任理曹參軍上黨人續鹹為律學祭酒,續鹹運用法律細緻、公平,受到國人的稱讚。任用中壘將軍支雄、遊擊將軍王陽兼門臣祭酒,專管胡人的訴訟,嚴厲禁止胡人,不許他們欺陵汙辱具有較高文化的漢人,把胡人稱作國人。派遣使者巡行州郡,鼓勵、督促農業生產。朝會時開始用天子的禮樂,衣冠、儀物都充足可觀。升張賓為大執法,專門總理朝政,任石虎為單于元輔、都督禁衛各種軍務,不久又擔任驃騎將軍、侍中、開府,賜爵為中山公。其餘群臣,授官進爵各有等次。
張賓任遇優顯,群臣莫及;而謙虛敬慎,開懷下士,屏絕阿私,以身帥物,入則盡規,出則歸美。勒甚重之,每朝,常為之正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