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合肥。尚書右僕射紀瞻,以鑑雅望清德,宜從容臺閣,上疏請徵之;乃徵拜尚書。徐、兗間諸塢多降於後趙,後趙置守宰以撫之。
'9'兗州刺史郗鑑留住鄒山三年,擁有士眾數萬。因為當時爭戰不息,百姓饑饉難忍,以至挖掘田鼠和藏伏避寒的燕子作為食物,後趙乘機進逼,郗鑑退守合肥,尚書右僕射紀瞻認為郗鑑名望不錯,道德高尚,應當在朝中施展才能,於是上疏請求徵用他。元帝便徵召郗鑑任尚書。徐州、兗州地區的塢堡大多投降後趙,後趙在當地設定官員加以撫慰。
'10'王敦自領寧、益二州都督。
'10'王敦自任寧州、益州都督。
冬,十月,己丑,荊州刺史武陵康侯王卒。
冬季,十月,己丑(初九),荊州刺 史、武陵康侯王死。
王敦以下邳內史王邃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諸軍事,鎮淮陰;衛將軍王含都督沔南諸軍事,領荊州刺史;武昌太守丹楊王諒為交州刺史。使諒收交州刺史湛、新昌太守梁碩殺之。諒誘湛,斬之。碩舉兵圍諒於龍編。
王敦讓下邳內史王邃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軍務,鎮守淮陰;讓衛將軍王含都督沔南軍務,兼任荊州刺史;讓武昌太守、丹楊人王諒出任交州刺史。又讓王諒拘捕原交州刺史湛、新昌太守梁碩並處死。王諒誘捕湛,將他斬首。梁碩發兵在龍編包圍了王諒。
'11'祖逖既卒,後趙屢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圍譙。豫州刺史祖約不能御,退屯壽春。後趙遂取陳留,梁、鄭之間復騷然矣。
'11'祖逖死後,後趙屢屢侵犯黃河以南,拔取襄城、城父,又圍攻譙。豫州刺史祖約抵擋不住,退守壽春。後趙於是攻取了陳留,梁州、鄭州地區的形勢又變得動盪不安。
'12'十一月,以臨潁元公荀組為太尉;辛酉,薨。
'12'十一月,東晉任命臨潁元公荀組為太尉。辛酉(十二日),荀組故去。
'13'罷司徒,並丞相府。王敦以司徒官屬為留府。
'13'東晉取消司徒這種官銜,將其執掌的事務併入丞相府管轄。王敦把原司徒官屬成員組成留守府。
'14'帝憂憤成疾,閏月,己丑,崩;司空王導受遺詔輔政。帝恭儉有餘而明斷不足,故大業未復而禍亂內興。庚寅,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尊所生母荀氏為建安君。
'14'元帝因憂憤染病,閏月,己丑(初十),元帝駕崩。司空王導接受元帝遺詔輔佐朝政。元帝恭儉有餘而明斷不足,所以未能恢復大業卻在內部發生禍亂。庚寅(十一日),太子司馬紹繼承帝位,大赦天下,尊奉生母荀氏為建安君。
'15'十二月,趙主曜葬其父母於粟邑,大赦。陵下週二里,上高百尺,計用六萬夫,作之百日乃成。役者夜作,繼以脂燭,民甚苦之。遊子遠諫,不聽。
'15'十二月,前趙主劉曜將其父母安葬在粟邑,大赦天下。陵墓基長周圓二里,上高百尺,共計動用六萬人,建造了一百天才成。從事勞役的人挑燈夜作,不分晝夜,百姓深感勞苦。遊子遠諫諍,劉曜不聽。
'16'後趙濮陽景侯張賓卒,後趙王勒哭之慟,曰:“天不欲成吾事邪,何奪吾右侯之早也!”程遐代為右長史。遐,世子弘之舅也,勒每與遐議,有所不合,輒嘆曰:“右侯舍我去,乃令我與此輩共事,豈非酷乎!”因流涕彌日。
'16'後趙濮陽景侯張賓故去,後趙王石勒哭吊時十分悲慟,說:“是上天不願讓我成就事業嗎?為何這麼早便奪去了我的右侯!”程遐代替張賓為右長史。程遐是世子石弘的孃舅,石勒每逢與程遐議事,意見有所不合,總要嘆息說:“右侯舍我而去,卻讓我和這種人共事,難道不是太殘酷了嗎!”為此終日流淚。
'17'張茂使將軍韓璞帥眾取隴西、南安之地,置秦州。
'17'張茂讓將軍韓璞率領部眾攻取隴西、南安地區,設定秦州。
'18'幕容遣其世子襲段末,入令支,掠其居民千餘家而還。
'18'慕容派世子慕容襲擊段末,攻入令支,劫掠一千多家居民後返回。
肅宗明皇帝上太寧元年(癸未、323)
晉明帝太寧元年(癸未,公元323年)
'1'春,正月,成李驤、任回寇臺登,將軍司馬玖戰死,越太守李釗、漢嘉太守王載皆以郡降於成。
'1'春季,正月,成漢李驤、任回侵犯臺登,將軍司馬玖戰死,趙太守李釗、漢嘉太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