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州、司州、雍州、益州、梁州、寧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庾爰之果然不敢與他爭位。又任命劉監察沔中諸軍事,兼領義成太守,替代庾方之。把庾方之、庾爰之遷徙到豫章。
桓溫嘗乘雪欲獵,先過劉,見其裝束甚嚴,謂之曰:“老賊欲持此何為?”溫笑曰:“我不為此,卿安得坐談乎!”
桓溫曾經想乘下雪外出打獵,先過訪劉,劉見他裝束十分齊整,對他說:“老賊想這樣去幹什麼?”桓溫笑著回答:“我不去打獵,你還哪能在家中坐談呢!”
'9'漢主勢之弟大將軍廣,以勢無子,求為太弟;勢不許。馬當、解思明諫曰:“陛下兄弟不多,若復有所廢,將益孤危,”固請許之。勢疑其與廣有謀,收當、思明斬之,夷其三族。遣太保李奕襲廣於涪城,貶廣為臨邛侯,廣自殺。思明被收,嘆曰:“國之不亡,以我數人在也,今其殆矣!”言笑自若而死。思明有智略,敢諫諍;馬當素得人心;及其死,士民無不哀之。
'9'成漢國主李勢的兄弟、大將軍李廣,因為李勢沒有兒子,請求讓自己當皇太弟,李勢不同意。馬當、解思明勸諫說:“陛下兄弟不多,如果再有所廢免,將會更加孤弱危險。”堅決請求答應李廣的請求。李勢懷疑他們和李廣有預謀,拘捕馬當、解思明斬首,夷滅三族。又派太保李奕進攻在涪城的李廣,貶黜李廣為臨邛侯,李廣自殺。解思明被捕時,嘆息說:“國家之所以不滅亡,是因為有我們這幾個人在,現在危險了!”談笑自若赴死。解思明有智慧、謀略,敢於直言諫諍。馬當素來得人心,他們死後,士民們無不哀悼。
'10'冬,十月,燕王使慕容恪攻高句麗,拔南蘇,置戍而還。
'10'冬季,十月,前燕王慕容派慕容恪進攻高句麗,攻克南蘇,設定戍守後返回。
'11'十二月,張駿伐焉耆,降之。是歲,駿分武威等十一郡為涼州,以世子重華為刺史;分興晉等八郡為河州,以寧戎校尉張為刺史;分敦煌等三郡及西域都護三營為沙州,以西胡校尉楊宣為刺史。駿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假涼王,督攝三州;始置祭酒、郎中、大夫、舍人、謁者等官,官號皆仿天朝而微變其名;車服旌旗擬於王者。
'11'十二月,張駿攻伐焉耆,使之投降。這年,張駿分出武威等十一郡;設定涼州,讓世子張重華任刺史;分出興晉等八郡為河州,讓寧戎校尉張任刺史;又分出敦煌等三個郡及西域都護的三營為沙州,讓西胡校尉楊宣任刺史。張駿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假涼王,督攝三州,開始設定祭酒、郎中、大夫、舍人、謁者等官員,官號都仿效東晉朝廷,只是稍稍改變名稱。車服旌旗都仿效帝王。
'12'趙王虎以冠軍將軍姚弋仲為持節、十郡六夷大都督、冠軍大將軍。弋仲清儉鯁直,不治威儀,言無畏避,虎甚重之;朝之大議,每與參決,公卿皆憚而下之。武城左尉,虎寵姬之弟也,嘗入弋仲營,侵擾其部眾。弋仲執而數之曰:“爾為禁尉,迫脅小民;我為大臣,目所親見,不可縱也。”命左右斬之;尉叩頭流血,左右固諫,乃止。
'12'後趙王石虎任冠軍將軍姚弋仲為持節、十郡六夷大都督、冠軍大將軍。姚弋仲清靜儉樸耿直,不修威儀,說話無所畏懼,石虎非常器重他。朝廷的重大決議,姚弋仲時常參與決斷,公卿大臣都對他心存忌憚,執禮恭敬。武城左尉是石虎寵姬的兄弟,曾闖入姚弋仲的營地,侵擾部眾。姚弋仲將他擒獲,數落他說:“你身為制止邪妄行為的校尉,卻脅迫小小百姓,我身為大臣,親眼所見,就不能寬縱你。”令左右侍從推出斬首。左尉謝罪求饒,叩頭直至流血,左右侍從極力勸阻,姚弋仲這才饒他性命。
'13'燕王以為古者諸侯即位,各稱元年,於是始不用晉年號,自稱十二年
'13'前燕王慕容認為古代諸侯即位,都各自稱為元年,便開始不用晉年號,自稱十二年。
'14'趙王虎使徵東將軍鄧恆將兵數萬屯樂安,治攻具,為取燕之計。燕王以慕容霸為平狄將軍,戍徒河;恆畏之,不敢犯。
'14'後趙王石虎讓徵東將軍鄧恆率數萬軍隊屯兵樂安,修制進攻器械,為攻打前燕國作準備。前燕王慕容任慕容霸為平狄將軍,戍守徒河。鄧恆畏懼,不敢侵犯。
二年(丙午、346)
二年(丙午,公元346年)
'1'春,正月,丙寅,大赦。
'1'春季,正月,丙寅(初一),晉大赦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