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9部分

下之中正也。降及魏、晉,仁政衰薄,假官田官牛者不過稅其什六,自有牛者中分之,猶不取其七八也。自永嘉以來,海內蕩析,武宣王綏之以德,華夷之民,萬里輻湊,襁負而歸之者,若赤子之歸父母,是以戶口十倍於舊,無田者什有三四。及殿下繼統,南摧強趙,東兼高句麗,北取宇文,拓地三千里,增民十萬戶;是宜悉罷苑囿以賦新民,無牛者官賜之牛,不當更收重稅也。且以殿下之民用殿下之牛,牛非殿下之有,將何在哉!如此,則戎旗南指之日,民誰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石虎誰與處矣!川瀆溝渠有廢塞者,皆應通利,旱則灌溉,潦則疏洩。一夫不耕,或受之飢,況遊食數萬,何以得家給人足乎!今官司猥多,虛費廩祿,苟才不周用,皆宜澄汰。工商末利,宜立常員。學生三年無成,徒塞英俊之路,皆當歸之於農。殿下聖德寬明,博察芻蕘,參軍王憲、大夫劉明並以言事忤旨,主者處以大辟,殿下雖恕其死,猶免官禁錮。夫求諫諍而罪直言,是猶適越而北行,必不獲其所志矣。右長史宋該等阿媚苟容,輕劾諫士,已無骨鯁,嫉人有之,掩蔽耳目,不忠之甚者也。”乃下令,稱:“覽封記室之諫,孤實懼焉。國以民為本,民以谷為命,可悉罷苑囿以給民之無田者。實貧者,官與之牛;力有餘願得官牛者,並依魏、晉舊法。溝瀆各有益者,令以時修治。今戎事方興,勳伐既多,官未可減,俟中原平一,徐更議之。工商、學生皆當裁擇。夫人臣關言於人主,至難也,雖有狂妄,當擇其善者而從之。王憲、劉明,雖罪應廢黜,亦由孤之無大量也,可悉複本官,仍居諫司。封生蹇蹇,深得王臣之體,其賜錢五萬。宣示內外,有欲陳孤過者,不拘貴賤,勿有所諱!”雅好文學,常親臨庠序講授,考校學徒至千餘人,頗有妄濫者,故封裕及之。

'3'前燕王慕容把牛借給貧民,讓他們在苑囿中佃耕,賦稅收取十分之八,自己有牛的收稅十分之七。記室參軍封裕上書規諫,認為:“古時按十分之一的比例收稅,這是天下最公正的稅法。延及魏、晉,仁政衰微,借官田、官牛的也不過納稅十分之六,自己有牛的只納稅一半,尚且不採用十分之七八的稅制。從永嘉年以來,國內動盪離析,武宣王用仁德安綏民眾,漢族和夷族的民眾,不遠萬里前來彙集,揹負襁褓來歸附的情景,如同幼兒歸附父母。所以人口戶數比起以往增長十倍,沒有田地的人達十分之三四。等到殿下繼位,在南方挫敗強大的趙國,在東方兼併了高句麗,在北方攻取宇文部,拓展國土三千里,增加民眾十萬戶。此時應當全部放棄苑囿分給新附民眾耕種,沒牛的官府賜給牛,不應再收取重稅。況且以殿下之民的身份使用殿下的牛,牛不為殿不私有,又為何人所有呢!這樣,則戰旗南指的那一天,百姓們誰不送飯送水,勇躍犒勞,迎接大王的軍隊呢?石虎又能與誰共處呢!川瀆溝渠有毀廢堵塞的,都應開通、疏浚,天旱可以灌溉,天澇可以洩洪。一人不耕種,就會有人捱餓,更何況遊動民眾有數萬人,怎能做到家有裕財,人人豐足呢!現在各種官吏眾多,白白耗費俸祿,只要才能不堪任用,都應淘汰。從事工商業獲利,應當設定固定人數。學員三年無所成就,白白堵塞才的晉升之路,都應當遣返他們重新務農。殿下聖德寬明,廣泛地考察徵求樵人、漁夫的意見。參軍王憲、大夫劉明都因論事違背聖旨,主持的官員判處大辟酷刑,殿下雖然饒恕他們死罪,但仍然免去官職,禁錮不用。尋求諫諍卻懲罰直言的人,這如同要去越國卻向北行走,必定不能實現志向。右長史宋該等人阿媚奉承,苟且安身,輕率地彈劾直諫之士,自己沒有脊骨,嫉妒別人具有,遮掩殿下耳目,這是最嚴重的不忠。”慕容於是下令,內稱:“省覽記室封裕的勸諫,孤實在為此恐懼。國以民為根本,民以糧食為命根,可以全部廢除苑囿,交給百姓中沒有田地的人耕種。實在貧窮的,官府借給耕牛;財力有餘卻想得到官府耕牛的,都依照魏、晉舊法收稅。溝瀆對生產有益的,命令按時修治。現在戰事剛剛興起,建立功勳的機會很多,百官不便裁減,等平定、統一中原後,再慢慢論議此事。工商之人、學員人數,都應當裁減選擇。人臣向人主陳言,這是很難的事,雖然有狂妄之處,應當擇善而從。王憲、劉明,雖然按罪應廢黜,也是因為孤沒有雅量,可以恢復原來官職,仍然當諫議官。封裕忠正耿直,深知王臣的禮節,特賜錢五萬。現在向內外宣示曉諭,如有想指出孤的過失的,不論貴賤,不必有所忌諱!”慕容雅好文學,經常親臨學校講授,考查錄用生徒達一千多人,其中頗有姑妄濫收之人,所以封裕談到此事。

'4'詔徵衛將軍褚裒,欲以為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