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禍害就更大了。因此不如暫且放走他。爾朱兆雖然驍勇善戰,但卻兇悍無謀,不難對付。”第二天,爾朱兆渡河回營,又召請高歡,高歡上馬要前去會見爾朱兆,部下孫騰牽住高歡的衣服,高歡這才未去。爾朱兆隔河責罵高歡,之後馳還晉陽。爾朱兆的心腹念賢率領降戶家屬另外安營,高歡假意與念賢友善,藉口觀賞念賢的佩刀,趁機殺了他。士兵們歡欣鼓舞,更願意歸附依從高歡了。
'14'齊州城民趙洛周聞爾朱兆入洛,逐刺史丹楊王蕭贊,以城歸兆。贊變形為沙門,逃入長白山,流轉,卒於陽平。梁人或盜其柩以歸,上猶以子禮葬於陵次。
'14'齊州城的百姓趙洛周聽說爾朱兆攻入洛陽,便趕走了齊州刺史丹揚王蕭贊,率城歸附了爾朱兆。蕭贊化裝成和尚,逃進了長白山,流離輾轉,最後死於陽平縣。梁朝有人將蕭讚的棺柩盜出,送回了梁朝,梁武帝仍按葬子之禮將蕭贊葬在皇族的陵地。
'15'魏荊州刺史李琰之,韶之族弟也。南陽太守趙延,以琰之敬宗外族,誣琰之慾奔梁,發兵襲州城,執琰之,自行州事。
'15'北魏荊州刺史李琰之,是李韶的族弟。南陽太守趙延,因李琰之是孝莊帝的外戚,於是便誣稱李琰之想投奔梁朝,發兵襲擊荊州,抓獲了李琰之,趙延自己掌管州政事務。
'16'魏王悅改元更興,聞爾朱兆已入洛,自知不及事,遂南還。斛斯椿復棄悅奔魏。
'16'魏王元悅改年號為更興,聽說爾朱兆已經攻入了洛陽城,自知無濟於事,於是南還梁朝。斛斯椿又叛離元悅投奔了北魏。
'17'是歲,詔以陳慶之為都督南·北司等四州諸軍事、南·北司二州刺史。慶之引兵圍魏懸瓠,破魏潁州刺史婁起等於溱水,又破行臺孫騰等於楚城。罷義陽鎮兵,停水陸漕運,江、湖諸州並得休息;開田六千頃,二年之後,倉廩充實。
'17'這一年,梁武帝下詔任命陳慶之為都督南、北司等四州諸軍事和南、北司二州刺史。陳慶之率兵包圍了北魏的懸瓠,大破北魏潁州刺史婁起等於溱水,又於楚城大破北魏行臺孫騰等。遣返義陽鎮兵,停止水陸漕運,長江、大崐湖沿岸各州都得以休養生息;開墾田地六千頃,二年之後,倉廩充實。
資治通鑑第一百五十五卷
梁紀十一 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辛亥、531)
梁紀十一 梁武帝中大通三年(辛亥,公元531年)
'1'春,正月,辛巳,上祀南郊,大赦。
'1'春季,正月,辛巳(初十),梁武帝在南郊祭天,實行大赦。
'2'魏尚書右僕射鄭先護聞洛陽不守,士眾逃散,遂來奔。丙申,以先護為徵北大將軍。
'2'北魏尚書右僕射鄭先護聽說洛陽城失守,部隊四散而逃,就前來投奔梁朝。丙申(二十五日),梁朝任命鄭先護為徵北大將軍。
'3'二月,辛丑,上祀明堂。
'3'二月,辛丑(初一),梁武帝祭祀明堂。
'4'魏自敬宗被囚,宮室空近百日,爾朱世隆鎮洛陽,商旅流通,盜賊不作。世隆兄弟密議,以長廣王疏遠,又無人望,欲更立近親。儀同三司廣陵王恭,羽之子也,好學有志度,正光中領給事黃門侍郎,以元叉擅權,託喑病居龍華佛寺,無所交通,永安末,有白敬宗言王陽喑,將有異志,恭懼,逃於上洛山,洛州刺史執送之,系治久之,以無狀獲免。關西大行臺郎中薛孝通說爾朱天光曰:“廣陵王,高祖猶子,夙有令望,沈晦不言,多歷年所,若奉以為主,必天人允葉。”天光與世隆等謀之,疑其實喑,使爾朱彥伯潛往郭諭,且脅之,恭乃曰:“天何言哉!”世隆等大喜。孝通,聰之子也。
'4'北魏自從孝莊帝被囚禁以後,宮室空虛已近百日。爾朱世隆鎮守洛陽,商人行旅流通,盜賊不敢騷擾。爾朱世隆兄弟暗中商議,認為長廣王與皇族嫡系比較疏遠,而且又素無聲望,於是打算重新立一位嫡系近親為帝。儀同三司廣陵王元恭是元羽的兒子,好學而又有遠志,正光年間任給事黃門侍郎,因元叉專權,元恭便假託嗓子啞,住到了龍華佛寺,不再與外人交往。永安末年,有人向孝莊帝報告說廣陵王裝啞,將別有企圖。元恭很害怕,便逃到了上洛山,洛州刺史將他抓住送到了洛陽,被囚禁了很長一段時間,因沒有發現他有謀反的證據,才釋放了他。關西大行臺郎中薛孝通對爾朱天光說:“廣陵王是高祖的侄子,早有好聲望,沉默不言,已經多年,如果推奉他為帝,一定會天人和諧。”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