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大驚,奔桃枝嶺,於巖口豎柵以拒之。安都為流矢所中,血流至踝,乘輿指麾,容止不變。因其山勢,迮而為堰,會潦水漲滿,安都引船入堰,起樓艦與異城等,發拍碎其樓堞。異與其子忠臣脫身奔晉安,依陳寶應。安都虜其妻及餘子,盡收鎧仗而還。
'15'留異開頭認為朝廷軍隊一定會從錢塘江溯江而上,後來侯安都卻從陸路經由諸暨兵發永康,留異大吃一驚,奔逃到桃枝嶺,在山谷的入口處豎起柵欄進行防禦。侯安都在進攻時被飛箭射中,鮮血一直流到腳踝處,但他坐在車子上指揮士兵,神色舉止一點也不變。侯安都又依著山勢,貼著山根修起了石堰,正好趕上下大雨,雨水漲滿了堰壩,侯安都把船隻開入堰內,造成樓房式的高層船艦,和留異修的城垣一般高,坐在船上計程車兵使用攻堅器械,擊碎了留異城上的牆堞。留異和他的兒子留忠臣脫身而逃,到晉安去投靠了陳寶應。侯安都俘獲了留異的妻子和其餘的兒子,把他的鎧甲兵器盡數收繳,得勝回朝。
異黨向文政據新安,以上貞毅將軍程文季為新安太守,帥精甲三百輕往攻之。文政戰敗,遂降。文季,靈洗之子也。
留異的同黨向文政佔據著新安,陳文帝任命貞毅將軍程元季為新安太守,率領精兵三百名輕裝前行,去襲擊向文政。向文政戰敗,於是就投降了。程文季是程靈洗的兒子。
'16'夏,四月,辛丑,齊武明婁太后殂。齊主不改服,緋袍如故。未幾,登三臺,置酒作樂,宮女進白袍,帝投諸臺下。散騎常侍和士開請止樂,帝怒,撾之。
'16'夏季,四月,辛丑(初二),北齊武明婁太后去世。北齊國主武成帝不改換服裝,仍然象往常一樣穿著紅色袍服。不久,武成帝又登上三臺,擺酒崐奏樂,宮女給他送來了白袍子,但他卻把它扔到了臺下。散騎常侍和士開請求停止奏樂,武成帝勃然大怒,打了他。
'17'乙巳,齊遣使來聘。
'17'乙巳(初六),北齊派使者到陳朝聘問。
'18'齊青州上言河水清,齊主遣使祭之,改元河清。
'18'北齊青州地方官啟奏說黃河水變清了,武成帝派使者去祭黃河,並改換年號為河清。
'19'先是,周之君臣受封爵者皆未給租賦。癸亥,始詔柱國等貴臣邑戶,聽寄食他縣。
'19'早先,北周的群臣受封爵時都沒有給他們邑地的租賦。癸亥(二十四日),才開始下詔規定柱國等享受采邑的貴臣,可以寄食於別的縣。
'20'五月,庚午,周大赦。
'20'五月,庚午(初一),北周大赦天下。
'21'己丑,齊以右僕射斛律光為尚書令。
'21'己丑(二十日),北齊任命右僕射斛律光為尚書令。
'22'壬辰,周以柱國楊忠為大司空。六月,己亥,以柱國蜀國公尉遲迥為大司馬。
'22'壬辰(二十三日),北周任命柱國楊忠為大司空。六月,己亥(初一),任命柱國蜀國公尉遲迥為大司馬。
'23'秋,七月,己丑,納太子妃王氏,金紫光祿大夫周之女也。
'23'秋季,七月,己丑(二十一日),陳朝為太子娶妃子王氏。王氏是金紫光祿大夫王周的女兒。
'24'齊平秦王歸彥至冀州,內不自安,欲待齊主如晉陽,乘虛入鄴。其郎中令呂思禮告之。詔大司馬段韶、司空婁睿討之。歸彥於南境置私驛,聞大軍將至,即閉城拒守。長史宇文仲鸞等不從,皆殺之。歸彥自稱大丞相,有眾四萬。齊主以都官尚書封子繪,冀州人,祖父世為本州刺史,得人心,使乘傳至信都,巡城,諭以禍福。吏民降者相繼,城中動靜,小大皆知之。
'24'北齊平秦王高歸彥到了冀州後,內心很不安定,想等皇帝去晉陽時,乘虛打入鄴城。他手下的郎中令呂思禮告發了他。武成帝下詔派大司馬段韶、司空婁睿去討伐他。高歸彥在南邊設定了私人驛站以打聽訊息,聽說朝廷大軍將到,便關上城門固守抵抗。長史宇文仲鸞等人不服從,都被殺掉了。高歸彥自稱大丞相,有軍隊四萬人。武成帝考慮到都官尚書封子繪是冀州人,祖父、父親世代為冀州刺史,很得人心,就派他乘驛馬到了信都。封子繪到信都之後,一邊巡視城池,一邊對城中吏民曉諭避禍趨福的道理。官吏和民眾相繼跑出來投降。城裡有什麼動靜,都有人報告,大事小事全都知道。
歸彥登城大呼雲:“孝昭皇帝初崩,六軍百萬,悉在臣手,投身向鄴,奉迎陛下。當時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