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為文憲王,董景珍等七位功臣都封為王。派宋王楊道生進攻並攻克了南郡,把都城遷到江陵,修復了園林宗廟。招岑文字為中書侍郎。派他掌管詔令文書,把機密委託給他。又派魯王張繡攻佔嶺南,隋朝將領張鎮周、王仁壽等人抵抗張繡的進攻,不久聽說隋煬帝遇弒,都投降了蕭銑。欽州刺史甯長真也以鬱林、始安地區歸附於蕭銑。漢陽太守馮盎以蒼梧、高涼、珠崖、番禺地區歸附了林士弘。蕭銑、林士弘分別派人招降交趾太守丘和,丘和沒有順從。蕭銑派甯長真率領嶺南的兵力從海路攻打丘和,丘和打算出城迎接,司法書佐高士廉勸他道:“長真的軍隊雖然人多,但是孤軍深入遠道而來,不能長期堅持,我們城裡能打仗計程車兵足以抵抗敵人,怎麼能望風而降,受制於人?”丘和聽從他的勸告,以高士廉為軍司馬,統領水陸各軍迎擊,打敗了甯長真,甯長真隻身逃脫,他的部下全部被俘。不久有驍果從江都到交趾,交趾知道了隋煬帝的死訊,也以郡歸附於蕭銑。高士廉是高勱的兒子。
始安郡丞李襲志,遷哲之孫也,隋末,散家財,募士得三千人,以保郡城;蕭銑、林士弘、曹武徹迭來攻之,皆不克。聞煬帝遇弒,帥吏民臨三日。或說襲志曰:“公中州貴族,久臨鄙郡,華、夷悅服。今隋室無主,海內鼎沸,以公威惠,號令嶺表,尉佗之業可坐致也。”襲志怒曰:“吾世繼忠貞,今江都雖覆,宗社尚存,尉佗狂僭,何足慕也!”欲斬說者,眾乃不敢言。堅守二年,外無聲援,城陷,為銑所虜,銑以為工部尚書,檢校桂州總管。於是東自九江,西抵三峽,南盡交趾,北距漢川,銑皆有之,勝兵四十餘萬。
始安郡丞李襲志是李遷哲的孫子,隋末,拿出自己的財產,召募了三千士兵保衛郡城;蕭銑、林士弘、曹武徹輪番進攻始安,都沒有攻克。李襲志聽說隋煬帝遇弒,率領吏民哭吊了三天。有人勸李襲志說:“您是中州的貴族,長期在這邊遠的郡縣,無論華夏人還是夷族對您都心悅誠服。現在隋王室無主,四海之內動盪不安,憑著您的威信德行,號令嶺南,不費力就可以成就尉佗那樣的事業。”李襲志十分生氣,說:“我家世代都是忠貞不二,現在煬帝雖然被弒,但隋的宗廟社稷還在,尉佗狂妄僭立,又有什麼可以羨慕的!”要殺了勸說的人,眾人於是再不敢說這樣的話。李襲志堅守了兩年,外面沒有聲援的軍隊,城池陷落,李襲志被蕭銑俘虜,蕭銑以他為工部尚書、檢校桂州總管。於是東邊從九江西邊到三峽,南到交趾,北到漢川,都為蕭銑所有,蕭銑有四十萬能作戰的軍隊。
'22'煬帝兇問至長安,唐王哭之慟,曰:“吾北面事人,失道不能救,敢忘哀乎!”
'22'隋煬帝的死訊傳到長安,唐王李淵慟哭,說道:“我北面稱臣侍奉君王,君主失道不能挽救,豈敢忘記哀痛悲傷呢?”
'23'五月,山南撫慰使馬元規擊朱粲於冠軍,破之。
'23'五月,山南撫慰使馬元規在冠軍進攻朱粲,打敗了他。
'24'王德仁既殺房彥藻,李密遣徐世討之。德仁兵敗,甲寅,與武安通守袁子皆來降,詔以德仁為鄴郡太守。
'24'王德仁殺了房彥藻後,李密派遣徐世征伐他。王德仁戰敗,甲寅(初十),王德仁和武安通守袁子都向唐王投降,唐王以王德仁為鄴郡太守。
'25'戊午,隋恭帝禪位於唐,遜居代邸。甲子,唐王即皇帝位於太極殿,遣刑部尚書蕭造告天於南郊,大赦,改元。罷郡,置州,以太守為刺史。推五運為土德,色尚黃。
'25'戊午(十四日),隋恭帝禪位給唐,讓出皇宮住在代邸。甲子(二十日),唐王在太極殿即皇帝位,派刑部尚書蕭造在南郊祭告上天,大赦天下,改換年號為武德。停止用郡,設定州,改太守為刺史。推求五行的執行屬土德,顏色以黃色為尊。
'26'隋煬帝兇問至東都,戊辰,留守官奉越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皇泰。是時於朝堂宣旨,以時鐘金革,公私皆即日大祥。追諡大行曰明皇帝,廟號世祖;追尊元德太子曰成皇帝,廟號世宗。尊母劉良娣為皇太后。以段達為納言、陳國公,王世充為納言、鄭國公,元文都為內史令、魯國公,皇甫無逸為兵部尚書、杞國公;又以盧楚為內史令,郭文懿為內史侍郎,趙長文為黃門侍郎,共掌朝政。時人號“七貴”。皇泰主眉目如畫,溫厚仁愛,風格儼然。
'26'隋煬帝的死訊傳到東都,戊辰(二十四日),留守東都的隋朝官員擁戴隋越王楊侗即皇帝位,大赦,改年號為皇泰。當即在朝堂宣旨,由於當時正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