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6部分

'28'當初,尉遲敬德帶兵幫助呂崇茂保衛夏縣,唐高祖暗中派人赦免了呂崇茂的罪過,拜他為夏州刺史,讓他謀取尉遲敬德,事情洩露,尉遲敬德殺了呂崇茂。尉遲敬德離開夏縣後,呂崇茂餘部又佔據夏縣拒守。秦王李世民率軍從晉州回師攻夏縣,壬午(二十四日),屠城。

'29'辛卯,秦王世民至長安。

'29'辛卯(二十九日),秦王李世民到長安。

'30'是月,突厥遣阿史那揭多獻馬千匹於王世充,且求婚,世充以宗女妻之,並與之互市。

'30'本月,突厥派遣阿史那揭多向王世充進獻一千匹馬,並求婚,王世充以同族之女遠嫁突厥,並與突厥相互貿易。

'31'六月,壬辰,詔以和州總管、東南道行臺尚書令楚王杜伏威為使持節、總管江·淮以南諸軍事、揚州刺史、東南道行臺尚書令、淮南道安撫使,進封吳王,賜姓李氏。以輔公為行臺左僕射,封舒國公。

'31'六月壬辰(初一),唐下詔任命和州總管、東南道行臺尚書令楚王杜伏威為使持節、總管江淮以南諸軍事、揚州刺史、東南道行臺尚書令、淮南道安撫使,晉封為吳王,賜姓李氏。任命輔公為東南道行臺左僕射,進封舒國公。

'32'丙午,立皇子元景為趙王,元昌為魯王,元亨為王。

'32'丙午(初三),唐立皇子李元景為趙王,李元昌為魯王,李元亨為王。

'33'顯州行臺尚書令楚公楊士林,雖受唐官爵,而北結王世充,南通蕭銑,詔廬江王瑗與安撫使李弘敏討之。兵未行,長史田瓚為士林所忌,甲寅,瓚殺士林,降於世充,世充以瓚為顯州總管。

'33'顯州行臺尚書令楚公楊士林雖然接受了唐的官爵,卻北面交結王世充,南面勾結蕭銑,唐下詔命廬江王李瑗與安撫使李弘敏討伐楊士林。軍隊還未出發,長史田瓚遭楊士林的猜忌,甲寅(二十三日),田瓚殺死楊士林,投降了王世充,王世充任命田瓚為顯州總管。

'34'秦王世民之討劉武周也,突厥處羅可汗遣其弟步利設帥二千騎助唐。武周既敗,是月,處羅至晉陽,總管李仲文不能制;又留倫特勒,使將數百人,雲助仲文鎮守,自石嶺以北,皆留兵戍之而去。

'34'秦王李世民討伐劉武周時,突厥處羅可汗派弟弟步利設率二千騎兵協助唐軍。劉武周失敗後,當月,處羅可汗到晉陽,唐檢校幷州總管李仲文不能統制處羅;處羅又留下倫特勒,讓倫特勒統領數百人,聲稱幫助李仲文鎮守,從石嶺關以北,都留下突厥兵戍守,然後離去。

'35'上議擊王世充,世充聞之,選諸州鎮驍勇皆集洛陽,置四鎮將軍,募人分守四城。秋,七月,壬戌,詔秦王世民督諸軍擊世充。陝東道行臺屈突通二子在洛陽,上謂通曰:“今欲使卿東征,如卿二子何?”通曰:“臣昔為俘囚,分當就死,陛下釋縛,加以恩禮。當是之時,臣心口相誓,期以更生餘年為陛下盡節,但恐不獲死所耳。今得備先驅,二兒何足顧乎!”上嘆曰:“徇義之士,一至此乎!”

'35'唐高祖商議攻打王世充之事,王世充聞訊,從各州鎮選拔驍勇,都集中到洛陽,設定四鎮將軍,又召募人分別守衛洛陽四城。秋季,七月壬戌(初一),高祖下詔命秦王李世民統率諸軍攻打王世充。唐陝東道行臺的左僕射屈突通的兩個兒子都在洛陽,皇上對屈突通說:“現在想讓你東征洛陽,你的兩個兒子怎麼辦?”屈突通回答道:“臣下我過去作為階下囚,理當被處死的,陛下不但釋放了我,還施予很多恩惠。那時我就在內心發誓,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為陛下盡節,只是唯恐沒有機會盡節捐軀罷了。如今有幸得以充任前鋒,兩個兒子又有什麼值得顧惜的!”高祖讚歎道:“真是一位捨身取義之士,竟能做到這樣!”

'36'癸亥,突厥遣使潛詣王世充,潞州總管李襲譽邀擊,敗之,虜牛羊萬計。

'36'癸亥(初二),突厥暗中派使者赴王世充處,唐潞州總管李襲譽截擊並打敗了突厥使者,奪得的牛羊數以萬計。

'37'驃騎大將軍可朱渾定遠告“幷州總管李仲文與突厥通謀,欲俟洛陽兵交,引胡騎直入長安。”甲戌,命皇太子鎮蒲反以備之,又遣禮部尚書唐儉安撫幷州,暫廢幷州總管府,徵仲文入朝。

'37'唐驃騎大將軍可朱渾定遠報告:“幷州總管李仲文與突厥勾結,商定準備等洛陽唐、鄭交戰時,引導突厥騎兵直驅長安。”甲戌(十三日),唐高祖命令皇太子鎮守蒲反以防備,又派禮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