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55部分

北漢主收散卒,繕甲兵,完城塹以備周。楊袞將其眾北屯代州,北漢主遣王得中送袞,因求救於契丹,契丹主遣得中還報,許發兵救晉陽。

北漢主收拾殘兵,修繕武器裝備,加固城池守衛工事來防備後周。楊袞率領他的部眾北上屯駐代州,北漢主派遣王得中送楊袞,趁此向契丹請求救援,契丹主遣送王得中回去報告,答應發兵援救晉陽。

壬寅,以符彥卿為河東行營都部署兼知太原行府事,以郭崇副之,向訓為都監,李重進為馬步都虞候,史彥超為先鋒都指揮使,將步騎二萬發潞州;仍詔王彥超、韓通自陰地關入,與彥卿合軍而進,又以劉詞為隨駕部署,保大節度使白重贊副之。

壬寅(二十八日),後周世宗任命符彥卿為河東行營都部署兼知太原行府事,任命郭崇為副職,向訓為都監,李重進為馬步都虞候,史彥超為先鋒都指揮使,率領步兵、騎兵二萬從潞州出發。並且詔令王彥超、韓通從陰地關進入,與符彥卿會師進軍,又任命劉詞為隨駕部署,保大節度使白重贊為副職。

'19'漢昭聖皇太后李氏殂於西宮。

'19'後漢昭聖皇太后李氏在西宮去世。

'20'夏,四月,北漢盂縣降。符彥卿軍晉陽城下,王彥超攻汾州,北漢防禦使董希顏降。帝遣萊州防禦使康延沼攻遼州,密州防禦使田瓊攻沁州,皆不下。供備庫副使太原李謙溥單騎說遼州刺史張漢超,漢超即降。

'20'夏季,四月,北漢盂縣投降。符彥卿駐軍晉陽城下,王彥超進攻汾州,北漢防禦使董希顏投降。後周世宗派萊州防禦使康延沼進攻遼州,密州防禦使田瓊進攻沁州,都沒攻下。供備庫副使太原人李謙溥單人匹馬去勸說遼州刺史張漢超,張漢超立即投降。

'21'乙卯,葬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於嵩陵,廟號太祖。

'21'乙卯(十二日),後周將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安葬在嵩陵,廟號為太祖。

'22'南漢主以高王弘邈為雄武節度使,鎮邕州。弘邈以齊、鎮二王相繼死於邕州,固辭,求宿衛;不許。至鎮,委政僚佐,日飲酒,禱鬼神。或上書誣弘邈謀作亂,戊午,南漢主遣甘泉宮使林延遇賜鴆殺之。

'22'南漢主任命高王劉弘邈為雄武節度使,鎮守邕州。劉弘邈因齊王、鎮王兩人相繼死在邕州,堅決推辭,請求入宮值宿警衛,南漢主不允許。劉弦邈到達鎮所,將政事交給手下僚佐,每天喝酒,祈禱鬼神保佑。有人上書誣陷劉弦邈陰謀發動叛亂,戊午(十五日),南漢主派遣甘泉宮使林延遇賜給毒酒將劉弘邈殺死。

'23'初,帝遣符彥卿等北征,但欲耀兵於晉陽城下,未議攻取。既入北漢境,其民爭以食物迎周師,泣訴劉氏賦役之重,願供軍須,助攻晉陽,北漢州縣繼有降者。帝聞之,始有兼併之意,遣使往與諸將議之,諸將皆言“芻糧不足,請且班師以俟再舉”,帝不聽。既而諸軍數十萬聚於太原城下,軍士不免剽掠,北漢民失望,稍稍保山谷自固。帝聞之,馳詔禁止剽掠,安撫農民,止徵今歲租稅,及募民入粟拜官有差,仍發澤、潞、晉、絳、慈、隰及山東近便諸州民運糧以饋軍。己未,遣李詣太原計度芻糧。

'23'起初,後周世宗派遣符彥卿等人北上征伐,只想在晉陽城下炫耀兵力,並沒有打算攻取。進入北漢境內後,那裡的百姓爭相用食物迎接後周軍隊,哭訴劉氏政權賦稅徭役的沉重,表示願意供應軍需物資,幫助進攻晉陽,北漢的州、縣相繼有投降的。後周世宗知悉這些情況,開始有兼併北漢的意思,派遣使者前去與眾將商議,眾將都說:“糧草不足,請暫且回師,等待時機再發兵。”世宗不同意。不久後周各路軍隊數十萬人聚集在太原城下,軍士不免有搶掠行動,北漢百姓感到失望,漸漸退保山谷自守。世宗聽說,派使者飛馳傳送詔令禁止搶掠,安撫農民,只徵今年租稅,並且募集百姓繳納糧食,按繳的數量授於不同的官職,同時徵發澤州、潞州、晉州、絳州、慈州、隰州以及崤山以東路近方便的各州百姓運送糧食來供應軍隊。己未(十六日),派遣李到太原籌劃糧草。

'24'庚申,太師、中書令瀛文懿王馮道卒。道少以孝謹知名,唐主宗世始貴顯,自是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為人清儉寬弘,人莫測其喜慍,滑稽多智,浮沉取容,嘗著《長樂老敘》,自述累朝榮遇之狀,時人往往以德量推之。

'24'庚申(十七日),太師、中書令瀛文懿王馮道去世。馮道少年時以孝順謹慎聞名,後唐莊宗時代開始尊貴顯赫,從此歷朝官不離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