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殆二萬人,足以見其得眾心矣。且齊洽出勉麾下,勉至睢陽,悉舉其眾以授之,卒平大梁,亦勉之功也。”上乃命勉復其位。議者又言:“韓聞鑾輿在外,聚兵修石頭城,陰蓄異志。”上疑之,以問李泌,對曰:“公忠清儉,自車駕在外,貢獻不絕。且鎮江東十五州,盜賊不起,皆之力也。所以修石頭城者,見中原板蕩,謂陛下將有永嘉之行,為迎扈之備耳。此乃人臣忠篤之慮,奈何更以為罪乎!性剛嚴,不附權貴,故多謗毀,願陛下察之,臣敢保其無他。”上曰:“外議洶洶,章奏如麻,卿弗聞乎?”對曰:“臣固聞之。其子皋為考功員外郎,今不敢歸省其親,正以謗語沸騰故也。”上曰:“其子猶懼如此,卿奈何保之?”對曰:“之用心,臣知之至熟。願上章明其無他,乞宣示中書,使朝眾皆知之。”上曰:“朕方欲用卿,人亦何易可保!慎勿違眾,恐併為卿累也。”泌退,遂上章,請以百口保。他日,上謂泌曰:“卿竟上章,已為卿留中。雖知卿與親舊,豈得不自愛其身乎!”對曰:“臣豈肯私於親舊以負陛下!顧實無異心,臣之上章,以為朝廷,非為身也。”上曰:“如何其為朝廷?”對曰:“今天下旱、蝗,關中米鬥千錢,倉廩耗竭,而江東豐稔。願陛下早下臣章以解朝眾之惑,面諭韓皋使之歸覲,令感激無自疑之心,速運糧儲,豈非為朝廷邪!”上曰:“善!朕深諭之矣。”即下泌章,令韓皋竭告歸覲,面賜緋衣,諭以“卿父比有謗言,朕今知其所以,釋然不復信矣。”因言:“關中乏糧,歸語卿父,宜速致之。”皋至潤州,感悅流涕,即日,自臨水濱發米百萬斛,聽皋留五日即還朝。皋別其母,啼聲聞於外;怒,召出,撻之,自送至江上,冒風濤而遣之。既而陳少遊聞貢米,亦貢二十萬斛。上謂李泌曰:“韓乃能化陳少遊貢米矣!”對曰:“豈惟少遊,諸道將爭入貢矣!”
李勉來到長安,不穿朝服,等候問罪。議論的人多數認為:“李勉沒有守住大梁,不應該再作宰相。”李泌對德宗說:“李勉公平忠厚,溫雅正直,但是指揮兵馬不是他的長處。到大梁失陷時,丟下妻子兒女跟隨他的將士們大約有兩萬人,充分說明李勉是深得人心的。而且,劉洽原是李勉的部下,李勉到睢陽時,把他的部眾全部交給了劉洽,劉洽終於平定了大梁,這也是李勉的功勞啊。”於是德宗讓李勉官復原位。議論的人又說:“韓聽說聖上的車駕出行在外,聚集士兵修築石頭城,暗中包藏著反叛朝廷的意圖。”德宗懷疑韓,便以此事詢問李泌,李泌回答說:“韓公正忠實,清廉儉樸,自從陛下車駕出行在外,韓進貢物品從未間斷。而且,他鎮守江東十五個州,沒有盜賊興起,這都是韓作出的努力。修築石頭城的原因在於,韓眼見中原動盪不安,認為陛下將會有晉元帝永嘉年間南渡長江的事情發生,他是為迎接和扈從陛下作準備而已。這乃是人臣真心忠於陛下的一種考慮,怎麼能夠反而認為有罪呢!韓生性剛直嚴正,不肯依附地位高、有權勢的人,所以往往遭到誹謗,希望陛下察究此事,我敢擔保他沒有別的用意。”德宗說:“外面議論噪雜,有關韓的章奏多如絲麻,你難道沒有聽說嗎?”李泌回答說:“我當然聽說了。韓的兒子韓皋擔任考功員外郎,如今他不敢回家探親,正是由於誹謗性的議論象開了鍋的原故啊。”德宗說:“連他的兒子尚且這樣恐懼,怎麼你卻要擔保他呢?”李泌回答說:“韓的居心,我瞭解得很清楚。我願意進上章疏,說明他沒有別的意圖,請陛下將章疏向中書省釋出,使朝中群臣都能瞭解此事。”德宗說:“擔保一個人談何容易!朕正打算重用你,希望你當心不要違背大家,朕恐怕這會成為你的麻煩的。”李泌退下後,便奏上章疏,請求以一家百口擔保韓。另一天,德宗對李泌說:“你到底還是把章疏奏上,朕已經為你留在禁中了。雖然朕知道你與韓是親朋故友,但你怎麼能夠不自愛自重呢!”李泌回答說:“我怎麼會偏私親朋故友來辜負陛下呢!顧及韓實在沒有背叛朝廷的用心,我進上章疏,是為了朝廷,不是為了自身。”德宗說:“為什麼說你是為了朝廷呢?”李泌回答說:“如今全國發生了旱災蝗禍,關中的糧食每鬥值一千錢,糧食儲備消耗已盡,但江東卻是豐收。希望陛下及早將我的章疏批示下來,以便解除朝中群臣的疑惑。請陛上當面曉示韓皋,讓他回家省親,使韓心懷感激,消除自己的疑慮之心,迅速運送糧食儲備,這難道不是為朝廷著想嗎!”德宗說:“好!朕完全明白了。”德宗立即將李泌的章疏批示下來,讓韓皋稟告韓就要回家探親,並當面賜給他緋色的朝服,告訴他說:“你父親近來遭受流言蜚語,現在朕知道了其中的原故,已經消除了疑慮,不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