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殺其妻,推都押牙李為留後。
'33'當初,張弘靖任宣武節度使時,多次賞賜軍士,以求取悅士心,致使府庫空竭。李願繼任為節度使後,喜好奢侈,對軍士的賞賜已經大大少於張弘靖在任時的數額,而且,又嚴刑峻法,軍士很不滿。李願任用他的內弟竇瑗掌管護衛親兵,竇瑗驕橫貪婪,將士都憎惡他,牙將李臣則等人乘機作亂。秋季,七月,壬辰(初四)夜晚,李臣則等在軍帳中把竇瑗殺死,然後,大聲呼叫,將士群起響應。李願和他的一個兒子逃往鄭州,亂兵殺死他的妻子,公推都押牙李為留後。
'34'丙申,宋王結薨。
'34'丙申(初八),宋王李結去世。
'35'戊戌,宣武監軍奏軍亂。庚子,李自奏已權知留後。
'35'戊戌(初十),宣武監軍奏報發生軍亂。庚子(十二日),李上奏,自稱已暫時主持留後。
乙巳,詔三省官與宰相議汴州事,皆以為宜如河北故事,授李節。李逢吉曰:“河北之事,蓋非獲已。今若並汴州棄之,則是江、淮以南皆非國家有也。”杜元穎、張平叔爭之曰:“柰何惜數尺之節,不愛一方之死乎!”議未決,會宋、亳、潁三州各上奏,請別命帥。上大喜,以逢吉議為然,遣中使詣三州宣慰。逢吉因請“以將軍徵入朝,以義成節度使韓充鎮宣武。充,弘之弟,素寬厚得眾心。脫旅拒,則命徐、許兩軍攻其左右而滑軍蹙其北,充必得入矣。”上皆從之。
乙巳(十七日),唐穆宗下詔,命中書、門下、尚書三省長官和宰相商議如何處置宣武的軍亂,參加會議的官員多數都認為應當按照河北藩鎮的慣例,任命李為節度使。李逢吉說:“河北藩鎮割據跋扈,朝廷予以承認,是不得已的事。現在,如果連宣武也一併放度,恐怕江淮以南的廣大地區都要脫離朝廷。”杜元穎、張平叔和他爭論說:“為什麼要可惜幾尺長的節度使符節,而不愛惜宣武一方百姓的生命呢?”討論尚未決定,正在這時,宣武管轄的宋州、亳州、潁州各向朝廷上奏,請求另外任使節度使。穆宗大喜,認為李逢吉的意見正確,於是,派遣宦官出使三州安撫將士。李逢吉接著奏請:“任命李為將軍,召他來京城,同時,任命義成節度使韓充為宣武節度使。韓充,即前宣武節度使韓弘的弟弟,向來以寬容得將士受戴。假如李舉兵抗拒朝廷命令,就命武寧和忠武兩支軍隊攻打他的左右,而命義成軍隊從北面壓境。這樣,韓充肯定能夠率兵進入宣武。”穆宗全部採納了他的意見。
丙午,貶李願為隨州刺史,以韓充為宣武節度兼義成節度使。徵李為右金吾將軍,不奉詔。宋州刺史高承簡斬其使者,遣兵二千攻之,陷寧陵、襄邑。宋州有三城,賊已陷其南城,承簡保北二城,與賊十餘戰。癸丑,忠武節度使李光顏將兵二萬五千討李,屯尉氏。兗海節度使曹華聞作亂,不俟詔,即發兵討之。遣兵三千人攻宋州,適至城下,丙辰,華逆者,破之。丁巳,李光顏敗宣武兵於尉氏,斬獲二千餘人。
丙午(十八日),唐穆宗貶李願為隨州刺史,任命韓充為宣武節度使兼義成節度使。同時召李進京,任命他為右金吾將軍。李拒不執行朝廷命令。宋州刺史高承簡把李派去的使者斬首,李派遣二千人馬攻打宋州,攻陷寧陵、襄邑兩縣。宋州有三座城,李的兵馬已攻陷南城,高承簡率兵堅守北邊的兩座城,和敵兵大戰十多次。癸丑(二十五日),忠武節度使李光顏率兵二萬五千人討伐李,屯駐在尉氏縣。兗海節度使曹華得知李叛亂的訊息後,不待朝廷下詔,就主動出兵征討。李派兵三千人攻打宋州,剛到城下,丙辰(二十八日),曹華率兵迎擊,大敗李兵馬。丁巳(二十九日),李光顏在尉氏打敗宣武的軍隊,斬首和俘虜二千多人。
'36'八月,辛酉,大理卿劉元鼎自吐蕃還。
'36'八月,辛酉(初三),大理卿劉元鼎出使吐蕃國會盟後,回到京城。
'37'甲子,韓充入汴境,軍於千塔。武寧節度使王智興與高承簡共破宣武兵,斬首千餘級,餘眾遁去。壬申,韓充敗宣武兵於郭橋,斬首千餘級,進軍萬勝。
'37'甲子(初六),韓充率兵進入汴州境內,駐軍於千塔。武寧節度使王智興和宋州刺史高承簡聯合打敗宣武的軍隊,斬首一千多人,其餘兵逃亡。壬申(十四日),韓充在郭橋鎮打敗宣武的軍隊,斬首一千多人。接著,乘勝進軍萬勝鎮。
初,李既為留後,以都知兵馬使李質為腹心;及除將軍,不奉詔,質屢諫不聽。會疽發於首,遣李臣則等將兵拒李光顏於尉氏。既而官軍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