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3部分

'13'六月,癸未朔,日有食之。

'13'六月,癸未朔(初一),出現日食。

'14'甲申,魏發冀、相、定三州兵二萬人屯長安南山諸谷,以備蓋吳竄逸。丙戌,又發司、幽、定、冀四州兵十萬人築畿上塞圍,起上谷,西至河,廣縱千里。

'14'甲申(初二),北魏出動冀、相、定三州二萬兵,屯駐長安南山各個山谷中,防備蓋吳敗後竄逃到別的地方去。丙戌(初四),又出動司、幽、定、冀四州十萬兵修築京畿外圍的要塞,這一工程東起上谷、西到黃河,綿延覆蓋達一千里。

'15'帝筑北堤,立玄武湖,築景陽山於華林園。

'15'劉宋文帝下令修築北堤,建造玄武湖,在華林園建造景陽山。

'16'秋,七月,辛未,以散騎常侍杜坦為青州刺史。坦,驥之兄也。初,杜預之子耽,避晉亂,居河西,仕張氏。前秦克涼州,子孫始還關中。高祖滅後秦,坦兄弟從高祖過江。時江東王、謝諸族方盛,北人晚渡者,朝廷悉以傖荒遇之,雖復人才可施,皆不得踐清塗。上嘗與坦論金日,曰:“恨今無復此輩人!”坦曰:“日假生今世,養馬不暇,豈辦見知!”上變色曰:“卿何量朝廷之薄也!”坦曰:“請以臣言之:臣本中華高族,晉氏喪亂,播遷涼土,世業相承,不殞其舊;直以南渡不早,便以荒傖賜隔。日,胡人,身為牧圉;乃超登內侍,齒列名賢。聖朝雖復拔才,臣恐未必能也。”上默然。

'16'秋季,七月,辛未(二十日),文帝任命散騎常侍杜坦為青州刺史。杜坦是杜驥的哥哥。當初,晉朝名將杜預的兒子杜耽為躲避晉朝戰亂遷移到河西居住,在張氏那裡做官。前秦攻克了涼州後,杜家的子孫才回到關中。劉宋高祖滅了後秦後,杜坦兄弟跟著高祖渡過長江。此時,江東的王、謝幾個家族正處於興盛時期,晚來的北方人就受到歧視,朝廷把他們看成是從北方荒涼之地來的鄉巴佬,即便有才能可以任用也不允許在朝廷中擔任清貴之官。文帝曾同杜坦談論過金日,說:“遺憾的是現在世上再也沒有金日這類難得之才了!”杜坦說:“假如金日生活在今天,讓他去養馬都忙不過來,哪裡還能為人所知呢!”文帝臉色大變說:“你為什麼認為朝廷對人太薄了呢?”杜坦說:“請以我自身為例:我原來是中華的豪富望族,因為晉氏作亂,不得不遷移到涼州居住,世世代代承襲官職,並沒有因為遷徙而受到削減。可是,如今僅僅是因為我們渡江南晚了些,就把我們排斥為邊遠的粗野之人。金日是匈奴人,身為朝廷馬廄管馬之人,卻能越級提拔做到了內侍,而且與其他名才賢士們相併列。如果像現在這樣,即使聖明的朝廷再次選拔賢才,恐怕也不一定能輪到我的。”文帝聽罷默不作無聲。

'17'八月,魏高涼王那等破蓋吳,獲其二叔;諸將欲送詣平城,長安鎮將陸俟曰:“長安險固,風俗豪忮,平時猶不可忽,況承荒亂之餘乎!今不斬吳,則長安之變未已也。吳一身潛竄,非其親信,誰能獲之!若停十萬之眾以追一人,又非長策。不如私許吳叔,免其妻子,使自追吳,擒之必矣。”諸將鹹曰:“今賊黨眾已散,唯吳一身,何所能至?”俟曰:“諸君不見毒蛇乎!不斷其首,猶能為害。吳天性兇狡,今若得脫,必自稱王者不死,以惑愚民,為患愈大。”諸將曰:“公言是也。但得賊不殺,而更遣之,若遂往不返,將何以任其罪?”俟曰:“此罪,我為諸君任之。”高涼王那亦以俟計為然,遂赦二叔,與刻期而遣之。及期,吳叔不至,諸將皆咎俟,俟曰:“彼伺之未得其便耳,必不負也。”後數日,吳叔果以吳首來,傳詣平城。永昌王仁討吳餘黨白廣平、路那羅,悉平之。以陸俟為內都大官。

'17'八月,北魏高涼王拓跋那等率將士擊敗蓋吳,俘獲了蓋吳的兩個叔父。將士們想要把他們押送到平城,鎮守長安的大將陸俟說:“長安險要堅固,風俗豪爽強悍,和平時期都不應該被忽視,何況正是在戰亂之後呢!現在如果不殺了蓋吳,長安的戰亂就不會停止。蓋吳如今一人潛逃鼠竄,不是他的親信,誰能把他抓獲呢!如果留下十萬人去追捕蓋吳一人,也不是長久之策。我崐們不如私下裡釋放蓋吳的叔父,同時也赦免他們的妻子和孩子,讓他們自己去尋找蓋吳,這樣,我們一定會抓到蓋吳”。眾將領都說:“現在盜賊黨羽已經潰散,只有蓋吳一人逃走了,他能逃到什麼地方呢?”陸俟說:“各位沒有看見過毒蛇嗎?不斬斷它的頭,它還能去傷害人。蓋吳天性兇狠狡詐,如今如果得以逃脫,一定會宣稱做王的人不會被殺死,以此來迷惑愚昧無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