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1),特別是趙學敏(1719—1805)
的《本草綱目拾遺》(1658)對《本草綱目)有重要補充和發展,吳其濬(1789
—1847)的《植物名實圖考》(1848),以《本草綱目》所列植物藥為基礎,
參考文獻800 餘種,收載植物1714 種,均附圖,分12 類。對植物的品種、
名稱、形態、性味、藥用價值和主要產地都有詳細記述,所載植物比《本草
綱目》多500 餘種,成為我國當時最完善的植物學專著,為本草學研究打下
了更好的科學基礎。此書流傳日本等國,具有世界文化影響。法國科學家依·布
來斯耐德在所著《中國植物學文獻評論》(1870)中對此書評價很高,認為
其繪圖之精審,“往往可賴以鑑定科和目”。
《本草綱目》的出現,把中國本草學研究推向一個新水平,既重視氣味
厚薄、升降沉浮、藥性歸經等基本藥理的研究;又重視對藥物的名實考訂、
栽培、採製、臨證運用等實踐經驗的總結。本草學日臻科學化而成為更加成
熟的獨立科學。此書對中國古代植物學、動物學和農學的研究與發展,也產
生了一定影響。
李時珍的醫學貢獻,無論脈學、醫理、方劑學在歷史上影響都很深遠。
他在醫學上最突出的成就在脈學方面。《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
《脈訣考證》等著作,對脈學的發展有劃時代貢獻。《瀕湖脈學》以歌訣形
式闡述科學內容,易懂易記,便於初學,取代了流行的《脈訣》而成為脈學
基本教材,正如《四庫全書提要》指出的,《瀕湖脈學》問世,“《脈訣》
遂廢”。《奇經八脈考》發明奇經之要義,闡述奇經八脈同十二經脈的關係,
發前人所未發,有承先啟後之功。
關於醫理。《本草綱目》中大量醫案、醫話,闡述了李時珍的獨到醫學
見解。關於三焦、命門學說的論述,尤有顯微闡幽之功,對清代醫學家趙獻
可、張景嶽等影響至深。趙獻可《醫貫》一書,以腎間命門學說為綱,凡病
機、診治、方藥,無不依命門學說立論。張景嶽《類經附翼》中《三焦包絡
命門辯》、《大寶論》等篇,極力強調三焦、命門學說的重要性。稱命門“為
水火之府,為陰陽之宅,為精氣之海,為死生之竇”;稱三焦為“五臟六腑
之總司”。這都看出他們是李時珍的三焦、命門學說的直接繼承發揚者。
李時珍對方劑學的發展,尤有巨大歷史功績。《本草綱目》儲存的1 萬
多附方,啟發後代醫家從不同角度研究方藥,促成清代掀起研究方劑學的新
高潮。汪昂的《醫方集解》 (1682)和《湯頭歇訣》(1694 年)、吳儀洛
的《成方切用》(1761)、徐大椿的《蘭臺軌範》(1764 年)、趙學敏的《串
雅》內外篇(1759 年)等,還有檢索性方劑著作《本草萬方針線》(1712)、
《本草類方》(1735)、《本草綱目萬方類聚》(1800)等,都是在《本草
綱目》影響下編撰的。
李時珍對祖國醫學、藥學發展的劃時代貢獻,為世代人民所景仰。中國
人民尊稱他為“醫中之聖”,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二、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光榮地位
李時珍不只是中國的著名科學家,他的著作和思想影響世界,成為世界
公認的傑出科學家、思想家。其科學鉅著《本草綱目》,無論在東方和西方
各國都有廣泛傳播。
據潘吉星考察,《本草綱目》在國外已有四種外文譯本,日文全譯本,
英、法、德語三種節譯本。此書在東西方醫藥界、生物學界、文化界都有良
好影響。
(一)在東方,《本草綱目》被視為藥物學寶典
《本草綱目》最早流傳到日本、朝鮮、越南、印度等國家,由於這些國
家受中國醫學藥學影響較大,《本草綱目》是被作為醫藥書籍流傳、翻印、
翻譯、學習的。學習研究者所注重的尾本書關於醫藥理論、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