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人們要認真研究天時、地理條件,發揮人們的主觀能動作用,趨其利而
避其害。論病、論藥都應當困時制宜、因地制宜,才能達到衛生保健目的。
李時珍堅持唯物主義自然觀,肯定自然界是客觀存在,人能認識自然,掌握
其運動變化的規律,利用自然規律,改造自然,使之為人類造福。他所堅持
的這種哲學思想,同宋明時期的性理空談,不可同日而語。
第十二章 無神論思想
李時珍一生同道教神仙方術進行了堅決鬥爭。他的藥物學鉅著《本草綱
目》,是揭露和批判道教鼓吹的所謂“長生不死”之藥、”煉丹成仙”之術
的銳利武器,處處閃耀著無神論思想的光輝。這部著作,是研究我國古代無
神論思想的重要文獻,在古代無神論反對宗教神學的鬥爭史上,佔有重要地
位。數百年來,它對於人們破除宗教迷信,提高醫藥衛生知識,發揮了積極
的作用。
一、《本草綱目》在同道教鬥爭中寫成
李時珍生活的明代後期,是一個道教盛行的時代。道教之所以能在這時
盛行,是明代封建統治者大力扶持的結果。明成祖朱棣透過”靖難之變”以
武力奪取政權之後,早就假託真武大帝顯靈的神話,來為自己的政權披上一
層神學外衣,以便愚弄人民。永樂中,又假託邋遢道人張三丰的預言,說武
當山是真武棲息之地。於是統治者”督丁30 餘萬人,大營武當山宮觀,費以
百萬計”。(《明史·張三丰傳》)用金碧輝煌的廟宇,隆重地奉祀真武大
帝,從此道教大為行時,猢廣地區尤為突出。明代統治者,仿效唐代統治者
奉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的故事,尊封道教祖師張天師為全國教主,大大抬高
道教的政治地位。後來,封道士張正常為“真人”,食二品官俸,享有封建
特權。明朝還在京師設道篆司、府設道紀司、州設道政司,增強政府與道教
之間的密切聯絡。道教風行全國。到明憲宗時期(1465—1487)、“真人”、”
高士”“充滿都下”。李時珍幼年,明世宗(1522—1566)嘉靖皇帝朱厚,
崇通道教,迷信方士,竭力追求仙丹、神藥,依重道士來幫他長生、成仙。
嘉靖五年,世宗封道士邵元節為”真人”,大加寵信,以其建醮祝禱皇嗣有
驗,拜禮部尚書。世宗十八年,寵通道士陶仲文繼邵元節總領道教。陶仲文
乃黃岡(今湖北省)人,曾於羅田(今湖北)萬玉山受符水訣。世宗有病,
他為之祈禱,病果愈,有功,特授禮部尚書。世宗二十三年,特封為”少師”,
不久增封為“恭誠伯”。朝廷允許方士借煉丹之機,出入宮廷,參與朝政。
道士們普建雷壇於鄉縣,有敢反對者,無不下獄,拷掠。嘉靖四十四年,制
造了所謂“獲仙藥於御座”的奇端,舉行“告廟”慶典,朝野震驚。(《明
史·世宗本紀》)
當時,上行下效,煉丹成風。上自皇帝、王公貴族,下至地方豪紳,多
是道教煉丹術的積極奉行者,武昌的楚王朱英,在遭受旱災、水災的情
況下,不顧人民死亡、疫病流行,還請去許多方士幫他煉丹;統治李時珍家
鄉蘄州的蘄憲王,更是一個煉丹迷。他從四方收集大量貴重藥物,耗費在煉
丹上。由於李時珍醫術高明,治好了楚王兒子的病,楚王特任命他為奉祠正
(掌管王室祭祀札儀的小官),還讓他兼管良醫所(王府的醫療機構)。李
時珍本想利用這個機會,精研醫藥,重修《本草》。楚王卻成天迷戀煉丹術,
會見李時珍時。盡問煉丹之事,根本不關心醫藥,使李時珍非常失望。更可
恨的是,在奉祠所的旁邊,楚王修了九個神壇,供奉道教神像,讓道士經常
在那裡唸經、打醮,吹法螺、敲鑼鼓,一片烏煙瘴氣,弄得李時珍心煩意亂,
無法研究醫藥。李時珍反對煉丹,常與道土們發生爭執。道士甚至把煉丹失
敗說成是由於李時珍的破壞。不久李時珍就離開了楚王府,被推薦人太醫院。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