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家運作的證券交易所。王健、禹國剛先後被深圳市政府任命為主持工作的副總經理。
禹國剛曾經回憶道:“一直到今天還有不少人在問我,上海說自己是第一家,你說深圳是第一家,到底誰是第一家,我先給你講一個1分鐘的故事,中國生小孩先要有計劃生育的出生證,如果拿這個比喻,上海證券交易所先拿,1990年北京先批了它,1990年北京也同意我,但是我比它晚拿了幾天,要講小孩,誰先呱呱墜地,深圳是1990年12月1日,上海是1990年12月19日,我比它早18天,要給我補這個戶口,也只能從1990年12月1日算起,不能是其他的日子。”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根據地和先烈
交易所是1990年開張的,但資本江湖卻在早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漸漸匯流成河了,在交易所還沒有成形之前,中國股市的第一代暴富神話就已經誕生並開始流傳了。在兩大交易所成立之前,上海、深圳的股票黑市已經風雲跌宕了。
改革開放前,咱們講的是“既無外債又無內債”,證券這個東西少見得很。1981年,財政部首次發行國庫券,這才揭開了新時期中國證券市場新發展的序幕,證券行業才有了自己的場子。
正如前文所說,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多家公司相繼開始發行股票,成都工展、深圳寶安、北京天橋、上海飛樂等股票相繼出現,證券行業的場子有所擴充套件。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
有了在社會上流通的股票,那自然就需要交易場所了,上海、深圳交易所那是後來的大手筆,早年間,老少爺們想玩股票,得去黑市,好似投機倒把的黑戶商販。
1986年9月26日,新中國第一家代理和轉讓股票的證券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宣告營業,儘管場地不大,在以後股市火暴的時候,經常擠得密不透風,但老少爺們好歹有了地盤了,這可以算是中國股市的第一個根據地。
1987年我國首家證券公司—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不過這個“第一券商”以後的發展歷程可頗不順利啊,算是行內的先烈了。
其後,上海陸續成立了申銀、萬國、海通三家證券公司,其中申銀由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操辦,萬國是股份制證券公司,海通證券由交通銀行操辦。全國各地證券公司也相繼成立,但大多依託在銀行門下。雖然在以後的幾年裡,證券行業相繼脫離了銀行系統,但兩個行業中早年間的這種血脈、人脈,是中國股市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特色。
大戶與大鱷
大江大湖裡出大鱷,小江小河裡照樣有兇猛動物,早年間雖然交易所還沒成立,但依託著幾個小小的交易門面,滬深兩地的股市照樣是風生水起,群鱷紛爭,多空大決戰、政策、技術照樣拼死搏殺,手法更彪悍。
只可惜這第一代的老江湖,到現在沒留下幾個了,20年股海生涯,不死者幾稀?算下來眾所周知的只有兩個標杆性的人物從那時候一直奮鬥到現在,一個散戶—中國第一散戶楊百萬楊懷定,一個大鱷—闞治東。
楊百萬歷經幾輪牛熊,雖然還進出股海,但現如今已經被人評為“靠講課、賣書、賣軟體賺錢,做的股票盡賠錢”;闞治東則歷經申銀、南方證券,在1996年炒作“陸家嘴”等“兩橋一嘴”概念時名動天下、風頭無二,最終卻因南方證券坐莊“哈飛、哈藥”折戟沉沙。留下的尚如此,那些被大浪淘沙淘走的,就更可想而知了。這都是後話,現在暫且不提。
楊懷定的故事,中國散戶幾近耳熟能詳了。1950年生人,一直在上海鐵合金廠當工人,工資先是每月36元,後來漲到了每月53元。1988年春節,楊懷定38歲,廠裡倉庫丟了1噸多銅材,因為楊懷定妻子承包的電線廠所用的原料是銅材,弄得楊懷定一下子成了重點懷疑物件。後來雖然小偷被抓住了,冤情被洗刷了,但楊懷定心裡總有點不舒服。1988年3月,他辭職了。
辭職後,楊懷定便投身到了買賣國庫券的生意中。1985年期的國庫券開盤價104元,利息率15%。站在交易所門口的楊懷定,心裡開始盤算起來,今天帶來了2萬元,如果2萬元全部買下,一年就有
3 000元利息。而存在銀行的利率是,全年利息1 080元。那多出來的近2 000元,遠遠超出在工廠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