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當時罕有的西醫之家的長子,他自然從童年開始,就接受的是當年最新式的教育。幾乎在中國鄉村多還不知體育和西洋音樂的時候,他已經率先踢足球和學習小提琴了。更重要的是,他不僅潛移默化地受著各種新思想的影響,還時常參與其父向“匪區”運送物質的冒險行動——雖然其父並未明告自己的身份和使命。
大約是在1935年,16歲的大伯考進了湖北省立高中。頭角崢嶸的他買舟東下,沿著漢水的古老航道,一襲青衫飄到了省城武昌——他那時似乎意識到自己的人生終於啟航,甚至幻想著此後雲帆直掛,橫濟海滄。然而那個年代的中國,民國政府還只是半壁苟安,東三省早已淪陷,軍閥和赤潮仍舊割據和席捲著大地,而更大的災難正即將到來。對於他這樣一個先天中就蘊含著左翼血液的青年,則此後的命運也必將捲入這個災難頻仍的國運之中。只是他當時並未足夠的認識到,自家兩代人頭顱相許的事業,最終竟成為他一生的玩笑。
三
從殘留下來的舊照來看,大伯當時確實還算一個風流倜儻的新式青年。他不僅成績優異,相貌清奇,還會鋼琴提琴,甚至西洋繪畫,傳說還有一個不錯的歌喉。這些特質使他很容易就在省高的同學中出類拔萃,很快就成為學生社團的領袖人物。
那時,大革命失敗未久,在武漢曾經鋒頭很健的共產黨慘遭蔣介石清洗,無數理想青年血沃中原。然而已經播下的星星火種,又很快在天賦激情的愛國學生之中暗自蔓延。1936年2月,地下黨學長陳約珥、王曦和黃成美等人,邀約大伯等進步學生,秘密成立了一個讀書會,開始在學生中傳播共產主義。參加這個組織的學弟,還有後來成為中共總書記的趙紫陽【當時名曰趙承修】。今天的湖北省黨史,確認這是大革命之後武漢的第一個黨支部領導的秘密組織,史稱“都府堤18號讀書會”。
當年的這種讀書會,不僅是在一起傳閱****交流革命思想,他們還在假期被秘密分配到鄉下去宣傳鼓動;發動農民,啟蒙新知,鼓吹民主自由,反對獨裁專制。因而很快就被鄉下的保甲組織揭發,國民黨警備司令部迅速抄查了這個窩點,並逮捕了所有骨幹,大伯自然也身在其中。因為所有的人皆未承認共黨背景,警局也沒把這些動亂孩子視為真正的敵人,於是關押一月後,全部交保釋放,而且都還保留了學籍【放在今天,這樣的事簡直可謂匪夷所思了】。
著名作家馬識途的長篇小說《清江壯歌》的主人公賀國威,真名叫做何功偉,是當時湖北省學生地下黨的領袖。他在1936年6月領導成立了湖北省第一屆秘密學聯,大伯是省高的代表。學聯以反對蔣桂戰爭為名,發動了全省各校的“反內戰救國運動”,組織了聲勢浩大的罷課****遊行,大伯是聯絡鄉村師範的負責人。但運動很快被彈壓,秘密學聯也遭到破壞,何功偉潛逃上海。但是同年9月,李銳【50年代成為毛澤東秘書,80年代中組部部長,當時名曰李厚生】密加凡【50年恩施宣傳部部長,80年代湖北省社科院院長】孫士祥【70年代一機部的領導】又組織了湖北省第二屆秘密學聯,任務是團結教育進步青年,準備迎接革命高潮的到來。大伯作為省高的學生會主席,自然又躬逢其盛,成為其中的主力。
1936年底,這一夥狂飆青年又成立了左翼進步青年組織——民族解放先鋒隊,史稱“民先”。他們堅持在國民黨設定的學生集中軍事訓練營中,與右翼的復興社藍衣社做鬥爭。等到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正式爆發,“民先”解散,由中共正式領導成立了“青年救國團”,史稱“青救”。大伯參與了湖北青救的組建工作,並擔任武昌區團主委、宣傳委員。這兩個左翼社團,迄今仍被官方視為當時中共的重要外圍組織。
1938年2月,大伯經學長陳約珥介紹,在許雲家宣誓,正式成為中共黨員。許雲是何功偉的妻子,擔任了監誓人【建國後她成為中國婦聯的領導】。從此他作為魏澤同黨小組的一員,開始了他的地下秘密工作,並在錢瑛大姐領導的中共長江局青年黨員訓練班學習。
按影視劇的老話說——19歲的大伯終於找到了組織。他內心充滿激動,因為在那樣一個大時代,多數如他一樣的所謂有志青年,都怨恨政府獨裁,哀嘆民生多艱,渴望以天下為己任,企圖憑藉組織的力量來推翻專制,改造社會,挽救中國。恰好偏安在西北延安的中共,這時正好丟擲了這樣一副“團結抗戰,愛國救亡”的猛藥,頓時迎合了自命有責天下的眾多男女青年的心靈。
他其實早就明白他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