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汗,戰時少流血。有我這樣的都指,是他們八輩子修來的福氣!我堅信這一點!”
雲錚忽然的嚴肅,竟然連北山無雪也不禁凜然。
分割線
我想大家都看出來了,本書的畫卷正在全面展開,各方衝突將集中起來,糾纏、爆發!所以,為了第一波高?潮的到來,大家鮮花吧!看盜貼的朋友,若各位是學生,無風也不說屁話,若各位是有經濟收入的朋友,還是請支援一下正版,雖然實際上我也拿不了幾個錢,用人家的話說“抽菸都不夠”,但一分訂閱就是一分支援,這是我寫下去的動力。而對於您來說,哪怕一本書看完,大概也就是幾塊錢,一包煙甚至是一包煙不到,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好了,不管大家訂不訂,至少看了我的書,也都算是給面子的,無風在這裡一起謝一個!
卷二 坐看長空飄亂雪 第123章 聖旨到!
運送三萬多把單邊戟的隊伍昨天就已經到了揚州府,按時間算,今天正是到達靖江孤山的時候。[》但云錚知道,隨武器而來的還有一位天使、一道聖旨。武器只是添頭,主料肯定是那道聖旨,雲錚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只是料不到皇帝究竟會怎麼說。
既然知道有聖旨隨之前來,不論心裡怎麼想,雲錚都很是嚴格的準備了黃紙香案和其他一套接旨的行頭,並且派出斥候隨時注意官道上的動靜,一見聖使的車隊立即回報,做好迎接的準備。
按說眼下正是皇帝有求於雲家的時候,雲錚看似大可不必這般“規矩”,但現在的他早已經知道了皇帝對付雲家的軟刀子手段,自然不會輕易授之以柄,落下一個不敬天使的跋扈名頭。不敬天使就是不敬聖上,不敬聖上豈不是心懷怨望甚至居心叵測?官場上的事情,只要有需要,無限拔高並不困難,只需要一點點由頭就行,但云錚不想這個由頭出在自己這裡。
剛吃過午飯不久,雲錚便接到鷹揚衛斥候回報,已經看見押送軍械的車隊進入靖江,正朝孤山趕來了。雲錚立即動手佈置,三萬大軍整理著裝,列隊準備歡迎。
雲錚還是堅持雲家一貫的原則,隨時保持軍事威懾,不論對外部的敵人,還是對內部的覬覦,適當的“亮劍”都是有必要的。讓前來宣旨的聖使看看鷹揚衛的軍威,有利於讓皇帝老子繼續保持最近難得的安靜,另外也讓此刻急於安撫雲家的皇帝更加忌憚雲家軍的戰力。——被皇帝忌憚不是好事,但既然他早已經忌憚上了,作為被忌憚者,就只好讓他更忌憚才行。
用後世中國的話來說,適當展示肌肉,是為了維護和平。
聖使的隊伍已經出現在視野之內,等待他們的是三萬多在營寨外面分六塊方陣、呈半扇形分佈開來的鷹揚衛大軍。
孤山下本是開闊平原,此番大軍一布,人海的威力頓顯,那聖使運送三萬多把兵器,乃有好幾百車(車不算大,車隊還有一千多護衛,全車隊近三千人,可謂十分浩大。但一面對眼前黑壓壓一片的鷹揚衛,卻頓時被比了下去。不光是人數,更重要的是氣勢。
說來也不意外,這車隊雖然一半是軍隊,但另一半卻是民夫,這樣的隊伍,不僅人數劣勢巨大,其“軍容”更不能和最近被“操”得死去活來的鷹揚衛相提並論。
兵部尚書曹睿正在馬車裡頭暗暗懊忿。那日他在顧恆的示意下把龍翔鳳舞對峙的事情在朝堂上說了說來,結果立即引起萬昌的不滿,於是就被打發出來跑腿了。
跑腿本身沒什麼,只是這次的聖旨有些不好宣。斥責兩位王爺的聖旨要從他嘴裡念出來,豈是那麼有趣的事情?何況這道斥責他們的聖旨之所以會下達,也是因為他曹某人把事情在朝堂上挑明的結果。不過事情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兩位王爺居然十分配合,配合到竟然都沒有在軍營裡等著接旨,而是特意趕到了揚州府“侯旨”。雖然領了旨之後當天就轉回軍營去了,但畢竟沒有當場給自己難堪,總算一場意外的驚喜了。要知道林老四的脾氣可不怎麼好,接過旨意之後立即朝自己發難也並不稀奇。而林老六那人,別看表面上斯斯文文,豈是也不是個善茬,陰招歷來不少,誰知道會不會當面一臉沉痛的接旨,轉過背就是一記暗箭朝自己射過來?
對於兩個王爺的配合,曹睿只能估計,他覺得很可能兩個王爺在接旨之前已經從別的渠道得到了皇帝的示意或者暗示,所以才會這般隱忍。至於皇帝為什麼暗示,這還不明白麼?皇帝現在要的就是安定!
新法的事情就像壓在眾多官員頭上的一座大山,真正贊成的人只怕沒幾個。眼下的大魏朝局就好像海底火山在南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