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5部分

城,下有隘路,謂之劍門關。因其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嵌,如門之闢,如劍之植,故名劍門。

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形容劍門關之險絕無誇張。三國末,鍾會率大軍入漢中,南下陽平關,將趨劍閣;姜維從沓中疾速回兵退屯劍閣,列營守險,以拒鍾會,鍾會大軍不能進。兩晉時,巴氐人李特率關隴六郡流民就食巴蜀,李特見劍閣之險,感嘆道:“劉禪有如此地,而面縛於人,豈非庸才耶!”後來李特之子李雄割據益州,建立成漢。南北朝時,南北雙方爭益州,劍門關是其咽喉。北魏正始二年(505年),北魏大將邢巒攻取南朝蕭梁之漢中,並南入劍閣,梁軍退保涪城。邢巒上表魏主,請求增兵,乘勝取蜀,表中稱:“蜀之所恃,惟在劍閣,今既克南安,已奪其險,據彼界內,三分已一。瞻望涪、益,旦夕可圖。今若不取,後圖便難。……又劍閣天險,得而棄之,良可惜矣。”

梁承聖二年(553年),西魏大將尉遲迥率軍攻益州,梁將楊乾運以劍閣降魏,尉遲迥遂入劍閣,佔領益州。五代時,後唐軍攻孟知祥於益州,前鋒入劍門關,破劍州,但以大軍不繼,退保劍門,孟知祥聞訊,急遣軍赴劍州屯守,後唐軍再次來攻,敗還,孟知祥遂割據益州。後周王景攻後蜀,蜀主斂兵聚糧於劍門、白帝,為守禦之備,王景亦不能克。到北宋時,王全斌統兵伐後蜀,兵至益光(今昭化),蜀軍扼劍閣以御之,宋軍不能進。後有降卒向王全斌進言:“益光江東越大山數重,有狹徑名來蘇,蜀人於江西置柵守之,對岸有渡,路出劍門南二十里,至青疆店,與官道合,由此進兵,則劍閣之險不足恃也。”王全斌採其議,遣奇兵循此路迂迴至劍門之南,夾攻劍門,才破劍門關。明初傅友德不攻劍閣而出陰平故道,亦屬避實擊虛,繞開劍閣之險。

在劍閣南北,又有綿陽和廣元夾峙劍門險要。廣元為歷史上的利州。自漢中由陽平關故道入蜀,遇到的第一道防護即為利州。由利州可西趨劍閣,也可向南迂迴閬中而出劍閣之後。以受敵次序而論,實以利州為首險。守利州可以同時屏護劍閣和閬中兩個方向。

綿陽為歷史上的涪城、綿州,為劍閣以南、成都以北的重要據點。自劍閣、陰平兩路趨成都,都必經涪城;且涪城扼涪江上游,控守自內水趨成都之路。諸葛亮死後,蔣琬主持蜀漢軍事。蜀漢延熙四年(241年),蔣琬請自漢中徙屯涪城,說:“涪水陸四通,惟亟是應,若東北有虞,赴之不難,請徙屯涪。”北魏邢巒、五代石敬塘攻蜀,前鋒均已破劍門關,蜀軍退守涪城,遂得以保蜀。邢巒在表請魏主增兵取蜀時說:“今王足前進,已逼涪城;脫得涪城,則益州便是成擒之物,但得之有早晚耳。且臣之算意,正欲先圖涪城,以漸而進;若克涪城,便是中分益州之地,斷水陸之衝,彼無援軍,孤城自守,何能復持久哉!”故守涪城,可以應接三路;涪城不守;則成都大勢已去。

四川北面另有陰平道可通隴上。陰平道以地居岷山之東摩天嶺之陰(北麓)而得名。由陰平(在今甘肅文縣)而南,經龍安、江油至綿陽,可出成都之北。在陰平東南有橋跨白龍江上,即所謂陰平橋頭。陰平道極險峻,平時惟樵獵可通。

蜀漢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北伐,平定陰平、武都,謂“全蜀之防,當在陰平”,因而置戍;後因“流馬”小船發明,白龍江水運頻繁,因而開發成為川、隴之間的一條通道。曹魏景元四年(263年),鍾會、鄧艾伐蜀時,屯田沓中的姜維聞訊提醒後主亟遣兵守護陰平橋頭,後主卻未在意。姜維迅速回軍扼守劍閣,扼鍾會大軍於劍門之外。鄧艾向司馬昭請示從陰平道進兵:“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趨)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鍾)會可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志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司馬昭從之。鄧艾遂自陰平行無人之地七百里,出劍閣姜維軍後,先登至江油,擊破涪城、綿竹,進逼成都。劉禪震驚,自縛出降。

自鄧艾以後,陰平遂成為取蜀之一捷徑,據蜀者亦多注重對陰平道的防禦。五代時,石敬塘攻兩川,西川帥孟知祥一面遣軍爭劍閣,一面派軍趨龍州(今龍安),扼守要害,以備陰平故道;石敬塘果然遣軍欲從陰平道進兵,因西川兵有備,敗還。後世明初傅友德伐蜀,揚言出金牛道,而潛引大軍循鄧艾陰平故道而趨成都。

這是川北的幾條交通孔道。因四川重心在成都,由金牛道進出最為便捷,故金牛道為川北要衝,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