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警察手裡也沒有指揮棒,而是石頭或樹枝,見有人違章就會扔過去。
“十萬人才下島省”為特區的大規模開發填補了人才空缺。島省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當時曾收到來信和接待來萬餘人次,其中不乏各類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解決了島省的燃眉之急,這其中也包括後來比較有名的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Z省的李福、還有馮侖、潘石屹這樣的地產大腕。大街小巷擁擠著大量戴著眼鏡、身穿中山裝的知識分子模樣的人。一夜之間,島已經湧進了15萬人。
人才下島省,所面對的主要問題是找不到地方住,房子成為最緊缺的商品,房價一路揚,連那些準備來島省辦廠和搞農業開發的投資者也被吸引,轉而投資房地產。
全國各地的熱錢紛紛流入島省,房價每天漲百元之多。那時候拿到銀行的錢太容易了,眼看著有人打電話向銀行要2000萬元,銀行員工就來你的辦公室,幫你辦好貸款手續。2000萬到手後,買下當時很有名的匯宇金城的一棟樓。過段時間,2600萬賣出去,600萬就這樣到手了。精明的開發商們紛紛把倒賣地皮或樓花賺到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把還停留在圖紙的房子高價抵押給銀行。
當年寬鬆的房地產管理政策讓炒家如魚得水。特別是土地管理和控制政策缺位,各個地方政府均可出讓土地,簽訂一紙協議即可滿大街找下家。房地產進入門檻低,1萬千家房地產企業,若每家500萬註冊資金的話,僅註冊資本金一項就高達900億,表明開發企業註冊登記環節就有很大的沫,表明地方政府過於放縱,結果是流動性充裕,為炒家營造了良好的運作空間。寬鬆的土地政策和房屋抵押政策是房地產沫形成的重要條件。炒地就像擊鼓傳花,把地價不斷抬高,接到最後一棒的就是最大的失敗者,拿了地再來蓋樓的可謂教訓慘痛。
島省房價1993年半年到達巔峰,下半年價格呈現雪崩,半年時間下降年又下降13%,1995年下降10%。
第二卷 龍起大成鄉 第二百三十九章 賭徒心理
“四叔,走,我剛好也下班了,我們先找個電話吃飯,然後邊吃邊聊。”趙華拿起公文包,拉著趙東海就出了縣長的辦公室。
趙華的車還在首都呢,他只能坐趙東海的車,趙華說道:“島國的房地產十分的危險,我們必須要想辦法制止大家這麼做。”
其實趙東海並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危險,他之所以來到榆林縣,就是想聽聽趙華的意思,。要是趙華覺得能行的話,把趙家村可以進行大規模的投資。沒i想到趙華直接給定性了,這件事情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情,對趙東海已經趙家村的村民來說,趙華是絕對的權威,要是趙華說有風險的話,想必其中的風險肯定是不小的。
對於資本的運作等等的情況,趙東海他們還不能夠理解到。雖然趙東海在趙家村任董事長的這二年的時間裡,長了不少的知識。但是這些僅僅侷限在市場的運作,對於資金的運作還不是很瞭解。所以他們不能意識到房地產的危險,而趙華向要把這件事情說明白也不是那麼的容易。
在榆林縣一家口味還算不錯的小飯館裡,點了一些菜,要了一瓶茅臺酒。趙華現在在吃的這方面是十分的講究的,沒有小青,這個日子真的感覺是沒法過了。趙華最近也在苦惱,小青在他這裡已經一年的時間了,要是再過個二三年,小青的學識也長進不少,趙華總不能把人家小女孩整天的拉在身邊,小青還是有很多的歲月和青春可以到外面闖一闖的。就算是小青不願意出去創的話,她總有一天會嫁人的。
到時候,趙華還真的擔心自己吃不下外面的飯菜呢。趙華趙東海倒了一杯酒,然後說道:“四叔,最近我也比較忙,趙家村的情況並沒有多做什麼瞭解,趙家村的產業發展具體進行的如何……”
趙東海眯了一口茅臺酒,說道:“按照華子你的想法,現在趙家村的產業不僅僅侷限在與石英砂相關的產業面,而是開始考慮其他的產業,比如想機械等等方面的。不過在這些方面我們還不是行家,所以才是一個很小的規模。”
趙華點點頭,石英砂作為一個天然資源,趙家村的儲存量沒有多少。總有一天這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是會枯寂的。當然不是說趙家村的資源枯竭了以後,趙家村就不發展石英砂相關的產業的。作為一個行業的巨無霸,當然不能說放棄就放棄了。到那個時候,趙家村的石英砂就得依靠從外面進口了,這樣趙家村收到的制約因素就多出了許多。
所以趙家村還要發展其他的產業才行,雞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