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雜誌大概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叫專業雜誌,比如《票房》就是專業的電影雜誌,人家報道的是電影圈的確切訊息和電影產業新聞,同時還有影評碟評。第二類叫娛樂雜誌,比如《娛樂週刊》,它們的專業性不及專業雜誌,報道的重點也一般在藝人身上,但是基本上不會涉及到藝人隱私。即便要報道,他們也會事先和經紀公司溝通,儘量不要過度傷害藝人。第三類就叫狗仔雜誌,他們的報道重點就是藝人隱私,藝人身上的醜聞越難堪,他們就越要重點報道和連續報道。
還別說,狗仔雜誌在娛樂雜誌當中,發行量是最好的。而其中堪稱狗仔雜誌的“絕代雙驕”就是《週刊文藝》和《星期五》。《週刊文藝》當年憑藉著報道一代歌后林秋鳳婚內出軌有婦之夫的專題報道而一舉成名;而《星期五》則是後起之秀,創刊號就踢爆斯瑪特事務所多名未成年訓練生吸菸照而引發討論,不僅逼得斯瑪特立即開除這些訓練生,更是讓總裁陳文德帶著一干高層出來鞠躬致歉;後來更是接連踢爆小天王艾迪晟的“豔.照.門”事件和樂壇教父蘇文東“吸.毒倒嗓”事件而成為第一狗仔雜誌。
如果說《週刊文藝》的報道還是以事實為基礎的話,那麼《星期五》的絕大部分報道都是臆測。但是由於“言論自由”和《星期五》編輯們對於文字遊戲的擅長,讓《星期五》雖然屢次被起訴,但是卻從來沒有真正敗訴過。
《星期五》是每週三截稿,週五清晨出街,所以不少明星和經紀人都表示娛樂圈最可怕的事件之一就是《星期五》的主編在週三給你發來的郵件。
理論上,雜誌進行人物報道之前是要和當事人確認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上,《星期五》主編往往只是發一封郵件告之當事人,我們這期會報道你的什麼事,你需要回應麼?如果你回應,那麼你的回應會和報道一起被刊登出去;但是如果你不回應,雜誌就會表明一句“當事人在接到記者詢問之後,迄今未有回應”。總之,當事人就是輸了。
《星期五》雖然是週五出街,但是截稿是週三,因此印刷時間就是週四,而抵達發行公司則是週四深夜或週五凌晨。儘管《星期五》保密工作做得很到位,在印刷公司是拿不到雜誌樣刊的;但是如果和發行公司關係良好的話,很多經紀公司還是能提前三小時到四小時看到新刊,然後想出應對方法。
不過《星期五》還沒出街,社交媒體上的各大營銷號卻紛紛行動起來。“據傳某新人王劇組花心撩妹”、“不尊長輩,新秀演員大頭症發作”、“吃完就抹嘴?女方手握關鍵證據控訴某新生代明星”……諸如此類的訊息在微博和人人網上傳播,而這些似是而非的訊息又將矛頭對準了李瑋。
既然網路傳出相關話題,聯絡李瑋和蘇麗的人也多了起來,但是李瑋選擇了關機而蘇麗則是不回應。
待話題熱度起來之後,《星期五》在微博的官方賬號發表了一則訊息。
“本週五,《星期五》為你揭示某新人王的真面目!所謂的原創歌曲,皆是槍手背後捉刀!劇組拍戲,罔顧倫理,並化身花心大少!另有時尚圈訊息爆料,此人背後有金主包養,鈔票開路買通大刊封面!”
配合這條訊息,《星期五》還發表了一張剪影照片。
說實話,《星期五》的配圖素來就很刁鑽。要麼故意將明星拍得其醜無比或是露點走光照,要麼就是爆料的時候不寫名字卻將該人的照片做成剪影刊登。如果說《星期五》官方微博的文字內容還有些遮遮掩掩的話,那張剪影照片實在是太明顯了,完全就是李瑋拍攝非服飾新版海報的剪影。
於是這條訊息一出來,讀者們立刻分裂成三大陣營。李瑋的粉絲自然是要維護自家偶像的形象,紛紛表示狗仔雜誌的爆料不可信;而李瑋既然人氣那麼高,有粉絲就會有黑,李瑋黑們則是各種冷笑路過,表示無風不起浪,並說李瑋既然能力那麼強的話,為什麼當年斯瑪特事務所要冷藏呢?除了粉和黑,剩下的吃瓜群眾則是不嫌事大的主兒,一邊讓李瑋速速召開記者會進行澄清,另一邊又說雜誌社留圖不放種,肯定菊花被人捅!
三方人馬你來我往,頓時“李瑋大頭症”、“李瑋抄襲”、“李瑋花心”等關鍵詞紛紛上了熱搜榜,引來其他營銷號開始湊熱鬧。李瑋此時已經聽從蘇麗的意見,蹲在公司的宿舍裡安安靜靜地看碟,手機不開,電腦不開,搞得自己似乎完全人間蒸發了一般。而蘇麗則是帶著公關部的兩名擅長危機公關的公關專員,連同企劃部的四名成員正在會議室裡無休止地開會。同時媒體部那邊也是各種忙,各大媒體紛紛要求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