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似乎只有對得起自己他們才會滿足。難道他們只有充分的挖掘出自身蘊藏的價值才會覺得生活的正常???

據此;我們可以搭建一個小小的構建:假設他們都非常的重視自己的內心感受而忘卻了或者說看淡了一些其它方面的情感。這樣是否合理呢?比如有些男男女女們談戀愛而冷落了周圍的朋友甚至是父母;這是成立的。那麼;非主流就是因為太在意自己而淡了外在的事物也是成立的。我們暫且把他們的這種專注於自己的情感稱為“自愛情感”。有些人會把過分看重自己的人稱為“自戀狂”這當然是針對過分看中自己的外表或其它膚淺的東西的人而言的;是低層次的自我關注;不是我們這裡談的具有“自愛情感”的人。

我們可以判定;非主流有過重的自愛心理;或者說相對於主流和逆流有過重的自我關注傾向。

當然這種自愛是以充分彰顯自我價值、自我潛力給世人為外在表現形式的。

前面裂變開頭有一幅圖;寓意個人在四個階段的求學生涯中不能破殼的悲哀………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種類的鳥蛋;………有著各自鳥類的天賦、才能、天性;但是如果我們在有效的時間內不能破殼(意思就是不能自我覺省)將會被社會機器製作成同中高蛋白岩石!

這些高蛋白岩石如煤一樣又為社會機器的運轉提供能量。

因此只有甦醒了;才有可能衝破鳥殼;落在高蛋白岩石山上(寓意人類的上層建築………精神層次);練習飛翔的本領;等待一天飛向藍天;獲得自我的真正自由!

如果一個人不能像睡在蛋殼裡的鳥蛋早日甦醒則不能產生破殼的衝動;只有甦醒了感到壓抑、憋氣了;才會不顧一切的要撞破鳥殼!

這裡的鳥的甦醒就是人的自省; 可見人如果要獲得自我的價值必須首先做到自省。

在中國有句非常經典的話叫:“善惡只在一念間”;它與“君子和小人只在一念間”有些相通;那麼是不是自省也是一念間的事情?即無須過多的琢磨;到時候了一個電閃便恍然大悟、得道成仙?我們平時睡覺時別人一碰就醒了;很簡單;那麼自我價值的甦醒是否有如此簡單的步驟?但是我們必須承認的前提條件是:一見事的成立都是有條件的;我們必須立足在因果迴圈的高度才能產生一種科學直覺來。

說道這裡我們不僅要問;非主流到底誕生了;或者說;擁有了什麼條件使他們走向了“破殼之路”………自我甦醒之路?

為了尋找這個自我甦醒的條件我們將學著應用數學的模型構建思想;構建情感世界的模型;創造性的解決問題。

大家知道人是有了知覺才開始有理由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知覺就像黑暗房子裡的燈的開關;只有開啟它房間才會明亮;我們才能看到房間裡的什物。知覺讓我們感知到生活的酸、甜、苦、辣;讓我們知道什麼是罪………痛苦;什麼是德—幸福;在知覺的地基上我們開始建造我們的情感世界。

痛是什麼呢?當我們是個小孩的時候我是不知道的;甚至我認為痛苦是先天的必然;;我是一個體弱多病的人;童年的我抵抗力極其微弱…。我不知道改變什麼才能不使我這樣糟糕;可問題是童年的我並不知道我處在痛苦中;何談改變呢?原因很簡單;我還未品嚐過幸福;直到有一天命運之神打了個盹;我得以逃脫它的監視;我才發現生命可以和過去不一樣;而顯然這種不一樣是讓我感受很愜意的;我願意擁有這種感覺。“我可以偷偷的發自內心的歡樂麼?這樣是不是太不合適呢…?因為以前我從未這樣過啊!”這是我那段時間經常問自己的問題。

當一個人覺得痛苦時;很簡單;他已享受過與他現在等價痛苦程度的幸福 !

因為痛苦和幸福是相對的一種感覺;不知苦怎麼知甜呢?有的人因為無法承受的痛苦而;選擇死亡;那麼可以說如果他知道生是這麼的痛苦的;他寧願不生!因此生是從不知道痛苦開始的;又因為痛苦的終極是死亡;也可說成是生是從不知道死亡開始的。

選擇死亡無外呼就有兩種情感作為去死的支撐的;一種是自私的情感………因為他太在意自己的難受而忘記世人的感受或者說他沒有同情心;無法感觸別人;他選擇死亡就是要對自己無法排解的切膚之痛來個了結;我們說這種死是自私的死。另一種是死在情理裡、死在對眾人的愧疚裡;他做了對不起眾人的事無臉見人或不想做對不起眾人的事;活個骨氣而選擇死亡。即自己對不起自己或者自己對不起眾人都會使人選擇死亡………我們把前種死稱為“想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