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憑借“鋼好”、“刃好”作為賣點,顯然會被市場所淘汰。而且,由於不重視品牌保護,市場上製造假“王麻子”刀剪的廠家多達幾十家,每年的產量達到真“王麻子”年產量的近3倍,從而使市場對王麻子的認知度和信任度大為降低,大批長期客戶和潛在客戶被分流。老百姓不再認這個牌子,品牌當然維持不下去。
又如山東著名老字號德州扒雞,其口味是獨特的,但因為是人工生產,其配方就有較大的隨意性,每個廚師做出來的味道都有差別。這使得老字號很難以工業化規模生產,難以大面積推廣。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菲律賓一家由華人創辦的名為“超群”的中餐公司,其透過核心配方的規範化管理,實現了工業化運作,可以在一分鐘內做出紅燒牛肉,而且300個分店能實現同一個口味。
更重要的是,老字號企業“爺爺奶奶級”的古老形象和強調“正宗”很少變化的產品,和當今瞬息萬變的時尚節奏和消費者多種多樣的需求並不合拍,難以激發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的興趣。加上很多老字號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迷信自己的“金字招牌”,缺乏必要的產品宣傳和品牌營銷,忠實顧客群體逐漸減少。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老字號企業在未來還要面臨更激烈的競爭,為了儘快走出危機、重煥青春,採取各種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