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價格、質地、色彩、廣告形式等組成的商品個性。在那以後,各種品牌的產品廣告在電視、報刊、街頭隨處可見。中國以前流行的商業名言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產品質量好,哪怕藏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生意也照樣好。但時至今日,很多中國廠家都已經認識到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必須透過各種宣傳廣告,使自己的產品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中國中央電視臺每年都會舉行盛大的廣告招標活動,一些企業拿出鉅額廣告費用爭奪廣告“標王”,爭取在央視的黃金時間段播放自己的廣告,目的只有一個:使自己的產品成為知名品牌。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開始建立市場經濟體系。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深化,中國人的質量意識和品牌意識更是步步高揚。中國國家領導人和經濟部門領導者對品牌的重要性給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名牌戰略的實施是關係到民族經濟振興的大事;名牌和質量一樣,是千秋萬代的民族事業。各省市政府也相繼成立了名牌戰略領導小組或類似機構。與此同時,市場經濟條件的市場競爭加速了中國企業和國產品牌的成長。企業對品牌的認識,已由最初的簡單“做廣告”逐漸轉向了認識品牌、研究品牌、運用品牌的“品牌戰略”階段,探討品牌理論和案例的書籍、言論層出不窮。

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高品位、富有文化內涵的消費成為新的熱點,品牌文化成為消費者一種深層次的追求。不知不覺間,中國人身邊的每一樣東西都有了自己的牌子,小到牙膏、洗髮水、牛奶,大到電器、汽車、房子……與之相應,人們的觀念也升級換代了,不再滿足於簡單地擁有某件商品,而更注重擁有哪一種品牌的商品。2004年末到2005年初《北京科技報》完成的“品牌影響生活”大型調查報告顯示,品牌正在深刻影響和重塑中國人的生活。39%的被訪者表示,一個好的品牌其影響不僅在於消費方面,還可能影響其生活哲學。品牌觀念已成為一種人們自覺追求的現代文化、生活理念。有55%的人認為品牌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另有32%的人則認為“一般重要”,也就是說,近九成的人承認,他們的消費會受品牌意識的影響,買東西會考慮買名牌。

進入21世紀後,隨著國際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和中國人對品牌的越來越瞭解,現在的中國人對名牌的態度已趨於理性。他們透過分析、比較,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品牌,不再像十幾二十年前那樣盲目追求進口品牌。在家電、餐飲、日用品甚至汽車等許多領域,國產品牌已經建立和成長起來。有些中國品牌,比如海爾電器,已成為國際知名品牌。

回首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中國品牌成長之路,不難看出,中國從來就不乏品牌的存在,一些老字號甚至存在了上百年。但長期以來,中國國產品牌幾乎都是區域性的,影響範圍比較狹窄。真正算來,中國品牌的迅速成長也不過是近20年的光景。從建國初期的有實無名,到闖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冰河世紀”,終於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天,再到今天的空前繁榮。事實證明,品牌是競爭的產物,更離不開中國老百姓品牌意識的提高。沒有他們對品牌的接納和喜愛,各種中外品牌就不可能在中國市場上繁榮成長。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2、品牌的魅力

在我們身邊,不乏這樣一些人,經常吃泡麵、擠公交車,但花幾個月的薪水換回一個品牌包或一件品牌時裝,卻連眼都不眨一下;也有人為了搶先買到最新款的某品牌產品,不惜凌晨就爬起來,去賣場門口排上好幾個小時的隊。表面上,追求品牌是在滿足我們一種物質上的慾望,但在更深層次上追求品牌是人們對情感訴求的表達,它對映出某種生活方式和人們對待事物的態度。當品牌增加了如此多的內涵,影響我們生活方方面面之後,怎不讓都市人對它迷戀萬分呢?

品牌的魅力究竟何在?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品牌是一種標識

蔡女士,55歲,家庭婦女

站在超市琳琅滿目的貨架前,我往往會情不自禁地從一大堆同類產品中,選擇那些在廣告中經常看到的品牌放到籃子裡——哪怕它的廣告做得並不咋的。不為別的,就因為耳熟,起碼我聽說過這個牌子吧?

——品牌是一種面子

小露,26歲,外企職員

什麼是“名牌貨”?就是用買十頭牛的錢,去買不用半張牛皮就可以製成的皮包。我在一家外企工作,周圍的同事大多很重視穿著,說白了,就是都很看重牌子。耳濡目染,公司裡買大品牌的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