詧在批註著一份奏疏,他沒有抬頭,手中的長筆依舊還在筆畫,他淡淡道:“在哪個宮殿?”
“長樂宮。”
崔詧的手不動了,他猛地抬眸,眼眸裡露出了幾分幽深,他不由道:“長生宮?”
長樂宮靠著紫微宮,因為洛陽宮和長安宮相似,幾乎所有的宮殿,都有它的寓意,就如這長生宮,曾是太宗皇帝就寢之處,李家的天子,因為道家學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因而自稱乃是李耳之後,所以篤通道學,長樂二字,頗有幾分道家清靜無為的寓意,等到武則天登基,武則天篤信的卻是佛學,因而還在宮中建了明堂,又新建了紫微宮,專門用來下榻和居住。
只是因為長樂宮素來是歷代李家天子起居之地,是以自然而然,即便武則天沒有居住,可是這裡也無人下榻,頗有幾分忌諱的意思。
可是如今,李旦卻是居住於長樂。
狄仁傑不禁道:“陛下愛相王,雖是父母之愛,情有可原,可是我總是覺得,矯枉過正了。”
崔詧不由道:“想來是陛下老來思念自己的兒子,不免優渥一些。”
狄仁傑憂心忡忡的道:“雖是如此,只怕……”
崔詧皺眉,狄仁傑說出了他心裡的心事,李旦的出現,確實是橫生了枝節,使他感覺到,原本板上釘釘的事,或許還會生出變數。
狄仁傑想了想,道:“訊息傳出去,只怕有人要義憤了。”
聽到義憤二字,崔詧臉色一沉,不禁斥道:“真是胡鬧,萬不可有什麼閒言出來,物極必反、月滿則虧的道理,難道就沒有人明白嗎?懷英,你務必要吩咐下去,讓大家各安其事,萬不可橫生枝節。”
狄仁傑點點頭:“狄某盡力而為之。”
……………………………………………………………………………………………………………………………………………………………………………………………………………………………………………………
第一章送到……求點月票好不好,謝過。(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四章:龍顏震怒
狄仁傑的回答是盡力而為。
話不敢說滿。
蓋因為人心隔著肚皮,百官當然不可能是人的手腳,可以做到揮如臂使。
這也是狄仁傑的無奈之處,他辭出之後,固然是放出了訊息,可是該來的誰也攔不住。
怒不可遏的御史終於有了動作,上書的居然是來俊臣。
來俊臣的‘憤怒’是很有道理的。
周興之後,來俊臣作為酷吏之首,卻遇到了一個極大的危機,當天子立李顯為太子的時候,這就意味著,宮中已經和李氏的皇族開始妥協,而來俊臣這些酷吏,之所以能夠猖獗,無非是因為當年陛下登基,立足不穩,再加上統治基礎並不牢固,反武的聲音絡繹不絕,其中反抗最激烈的自然還是李氏。
如今這些李氏已經消停下來,來俊臣自然而然也就被邊緣化,事實上,他作為侍御史,如今只剩下每日當值的時間裡抓蝨子玩了。
而更可怕的對於來俊臣來說並不只是如此,作為酷吏,他的手裡實在有太多太多的血債,不知多少宗室,被他汙衊,最後遭受他的殺害,等到將來,一旦李顯登基,只怕第一個要殺的人就是來俊臣。
來俊臣已陷入了一個困局,他不是五姓七家,沒有諾大的家業在庇護他,他不是狄仁傑,恰恰相反,他不但沒有清名,反而聲名狼藉,也不是絕不是秦少游,秦少游雖然也與李家有些恩怨,可是畢竟這個恩怨,不過只限於李隆基,如今李隆基已死,至多也就是一些宗室對他心生方反感罷了。可是人家畢竟是突厥汗和當今陛下的女婿,也是太子殿下的妹夫,有這層身份在。再加上本身的實力,足以自保。
來俊臣則不同了,若是放任自流,一旦武則天駕崩的那一日,就是他被千刀萬剮的時候。
現在的他,必須得行險,就比如這一次,李旦的入京,讓來俊臣感覺到機會來了。
李旦不但入京,而且還住在了長樂宮。當今太子,也不過是下榻於龍興宮呢,長樂宮乃是天子居所,很顯然,陛下的這個孟浪舉動,對李顯頗為不利,這當然可能只是陛下一時高興的舉動,可是很明顯的是,太子的地位卻受了挑戰。來俊臣這樣做,無非就是藉此來結好李顯。
所以他連夜上書,次日清早,便送入了宮中。
奏疏之中。倒是頗有水準,他沒有指責武則天壞了規矩,而是很委婉的說,陛下見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