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4部分

那麼治理天下的事,就又要回到他的身上,他不願意承擔這個責任,也不願意,去負擔這個重擔,為了自己輕鬆自在一些,或者說……不必去面對一些他不願面對的事,所以他只能選擇去相信,即便是自己去騙自己,也在所不惜。”

秦少游嘆口氣:“天子是個********之人,他絕不願意惹任何的麻煩,而如今,上皇去了長安,朝中反韋的力量開始凝聚,韋氏因為不得人心,已經不得不退居幕後,她讓天子立三皇子為太子,目的,當然是要離間宗室,若是二皇子對此沒有任何的異議,至少面上依然維護著兄弟之情,那麼對於韋后來說,這個離間分化之法,豈不是落空了?因而……對韋氏來說,二皇子這一走,她反而求之不得,至少……那位太子殿下最畏懼的不再是韋后,反而成了自己的兄弟,偏偏本王在此庇護二皇子,太子殿下,只怕對本王……也不免生出忌憚之心吧。”

秦少游笑了笑:“而對於天子來說,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是不會願意惹來什麼麻煩的,尤其是現在的他,不得不出來主持大局的時候,因此……本王幾乎可以料定,天子唯一做的,就是不聞不問。”

鄭榮沉默片刻,點了點頭。

只是有一句話他沒有去說,因為這件事,若是往深裡去想,實在過於可怕。

那二皇子一旦來了洛陽,秦少游就會遭到太子的忌憚,這就不免使太子倒向韋氏,那麼……魏王殿下為何要這樣做呢?

若是按照朝廷的規矩,接下來,等到天子一死,理應就是太子登基,這太子就是儲君,是未來的天子,魏王殿下當然不會愚蠢到得罪天子,除非……魏王殿下的未來佈局之中,根本就沒有太子殿下的一席之地,再直白一點。太子不可能登基。

魏王殿下要結束韋氏的專權,又不想讓太子登基,這……莫非是要做霍光的事?誰來做天子,難道他想來說的算?

鄭榮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看了一眼秦少游,秦少游說起這些的時候,就好像是在說一件平常的事一樣,臉上沒有絲毫不同的表情。

而鄭榮心裡也只有苦笑,魏王殿下所圖的,只怕也是不小吧。如今他已位極人臣,卻還在佈局這些,由此可見,他未必就甘居於人下。

鄭榮心裡幽幽嘆了口氣,他知道,有些事,已經不再是自己所能左右了,他原以為五姓七家,何等尊榮。可以左右任何的決策,而如今,在那衛州,他卻越來越深深感覺到。某種程度……所謂的高門,已經不再那樣的重要。

至少……在這位魏王殿下的治下,是不需要這樣的角色的。

門閥之所以能延續千年,自有它的道理。因為它們壟斷了所有土地,也壟斷了所有教育的資源,因為有土地。所以就有錢糧,有了錢糧,就有依附的人口,同時又因為教育的壟斷,使得任何當政者,都不敢漠視門閥的利益,否則高門們聯合起來,用前者的錢糧和人口來反抗你。而一旦你選擇了妥協,你需要治理天下,又必須用這些門閥的子弟來為你出謀劃策、治理地方,因為全天下識字的人只有這麼多,而高門獨佔八斗。

也正因為如此,鄭榮是自信的,他自信鄭家遲早有一日,還可以翻身,這不是因為鄭家依然還有人脈,在其他地方還有田產,而是因為鄭家子弟,個個飽讀詩書,任何的統治者,都離不開鄭家上千子弟。

可是等他到了衛州,接觸了河南府,他才知道錯了。

秦少游在這裡,其實早已將任何高門的基礎和優勢,統統砸了個稀巴爛。

工商的發展,使得大量的手頭較為寬裕的人口出現。而工商的發展,也提供了大量較為優質的工作崗位,讀書寫字,不再只是做官才能有施展的空間,這就形成了某種利誘,讓那些即便是砸鍋賣鐵讀書,也沒有進身之階的人看到了希望,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太平學的推廣,利用活字印刷的大規模印刷工坊的出現,使得寒門子弟紛紛進學讀書,而一旦讀書風靡起來,識字成為了普及的事,高門子弟能做的是,寒門也就能做了。

除此之外,便是官府職能的改變,以往的官府,只管著治所裡的一片洞天,長官們無法將觸角伸進鄉間,而想要施政,唯一的辦法就是同地方上的高門和豪強們合作,強強聯手,互為犄角,高門和豪族,幾乎是治理地方最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如今,高門的職能,卻是被在新的體系徹底取代,大量有較高水平的吏員開始被聘用,再加上大量的農戶脫離了鄉間去了城市,鄉間已經不再是從前那樣一潭死水了,格局一變,就有了官府插手的空間,地方上的豪族,本來是得利於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