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會假,他有沒有說為何孤雲山自古以來不長草木而現在突然間卻變了?”
“我也問了,道長說這是天機,非我等凡人所能知道的,不該知道的就不要打聽,免得遭……遭那個什麼報應。”
“哈哈,老許,你這是被靈蒼道長唬住啦。不過道長說的倒也是事實,我等凡夫俗子確實難以洞悉天機。”
兩人正說話間,一陣風夾著清涼迎面吹來,中年人抬頭一望,見到谷頂上空有一道白光飛快地掠過,後面的老許也看見了,狐疑地問:“老爺,剛才天上邊那白光是顆流星嗎?我老眼昏花,沒看得真切。”
中年想了想答道:“我也沒看得太清楚,飛得太快了。”隨即又笑道,“興許是山神老爺駕著祥雲巡山吧!”
老許趕忙道:“那我倆得下馬拜拜山神老爺,免得他怪我們失了禮數。”
“哈哈,老許,瞧你說的,聽風就是雨的。要真是神仙,就應當架雲,剛才是一道白光,要不是顆流星,就是劍仙駕著仙劍御空飛行。”
“老爺,您中過舉人,唸的書多,知道的事兒也多,您給我說說神仙、劍仙的事兒吧,我最愛聽了。”
“也罷,反正路還遠著,我就給你說說。《神仙志》裡記載,神仙都住在三十六重天界裡不理塵世俗事,咱們凡人是見不到的,神仙如果下凡就會使障眼法變成極普通人的模樣,凡人認不出來。不過這世上還有一類人,就是劍仙,他們修煉仙道之術,採天地靈氣,結成內丹、元嬰,到了一定的境界就可以駕著仙劍御空飛行,等修煉功行圓滿了就飛昇成仙,說不定剛才天上飛的就是劍仙。”
“那劍仙能長生不死嗎?”
“這個嘛……凡是人就有生有死,就是天界的神仙也是有壽命的,三十六重天界只有最上層的太清天、上清天、玉清天裡的神仙可以長生不死,其餘的神仙壽命比凡人長得多,卻終有死的那一天。你想想,天上的神仙都有壽命,何況這劍仙到底算是凡間之人,哪能長生不死呀,只是活得比凡人久些吧。”
“那能活多少歲數呀?”
“我給你講個故事,你聽完就知道了。昔年明皇避兵禍西狩成都,有一天御駕在路上遇到十八隻猛虎擋道,隨行的將士都嚇得筋酥骨軟、四散而逃,眼看著明皇就要喪於虎口了,說時遲那時快,天上忽然飛過來一道紫光,在為首的那隻老虎頭上一繞,只見斗大個虎頭就象塊豆腐一般被切了下來,其餘的老虎見到紫光嚇得趴在地上瑟瑟發抖,半步也不敢動。明皇逃過一劫,睜開眼一看,面前站著一個道士,五綹長髯飄於胸前,飄然出塵,一派仙風道骨,一看便知是世外高人。明皇知道是眼前的道長救了駕,於是謝道:‘謝上仙救命之恩,不知上仙是天上哪尊神仙,朕一定為上仙修祠建觀,供奉不絕。’那道士答道:‘我並非天上的神仙,只是世間修道的人而已,剛才經過時見陛下有難,故爾出手搭救,你我有此因緣,區區小事不必言謝了。’說罷就轉頭對趴在地上的另外十七隻老虎喝道:‘再見爾等剪徑傷人,定斬不赦,還不速去!’那些老虎得了赦令,趕忙乖乖地夾著尾巴竄進山林走了。隨後那道士要告辭,唐明皇本就好道,哪會輕易放過,於是極力挽留,道士見明皇身邊隨駕的人都跑了還沒回來,所以也就陪明皇說了會兒話。這個道士道號乾真,他可是大有來歷,本是武帝元壽年間出生的,一直在蜀山一帶修煉,已經有八百七十六歲了,是當時非常了不起的劍仙。乾真仙人和明皇談了差不多一個時辰,見剛才驚散的護駕將士漸漸回來後,就駕仙劍騰空而去了,明皇苦苦挽留不住。你看這乾真仙人活了差不多九百歲,想來其他的劍仙最不濟的也該有五、六百歲吧。”
老許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嘆道:“乖乖,這麼長壽呀!不知這乾真仙人後來成仙了沒有。”隨即又象是想到什麼,恍然大悟地道:“老爺,您說這孤雲山突然間變化這麼大,會不會是哪位劍仙老爺大發慈悲,施展神通給變出來的呢?”
“不大可能,要讓孤雲山有這麼大的變化,那至少也要有大羅金仙的大神通不可吧,一般的劍仙怕是沒有這麼大的法力。再說,孤雲山寸草不生已經有幾千上萬年了,要是有劍仙能做到的話,早就做了,何必等到現在。”
“這倒也是。往後‘孤雲山,山雲孤’,這首民謠要改了。”
“老許,你知道孤雲山的來歷嗎?”
“我聽老人們說過,很久以前景雲府地界上出了個妖魔,到處害人,玉帝一生氣就在派天兵天將前來降妖,兩邊是殺得天昏地暗。那妖魔本領高強,尋常的天兵天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