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身,總該有辦法吧?”
“若不能將農、工、商並舉,民富國強便如水中月、鏡中花。可是想要改變儒教、理學的地位非一兩個人或者一兩代人就能做到。”
“做名教的罪人?不光我們要被天下讀書人唾沫淹死,就連先人也要受到連累。最可慮的是,就算我們藉助皇帝之手強行推行重視工商之策,自古變法多一兩代而終,變法者多不得善終。除非……”他顯得有些猶豫。
“嶽城,你想說什麼不妨直言。”
“兄長所言的道理,其實近幾年我一直在反覆思考。譬如前朝荊公變法敗在用人不當,尤其地方官吏或為邀功利強推變法害民,或為害變法而揚害舍利故意害民,最終使得民怨沸騰、新法廢棄。我們若變法,則必須在地方官吏這一層上下功夫。”
“你且道來。”
“國家疆域太廣,東西、南北萬里,從京城到地方訊息數月才通,中央不能夠及時瞭解地方的狀況,這便給了貪官汙吏可乘之機。倘若我們將太平門、通靈玉墜用於監控地方,必可從根源上防微杜漸,其用大有利於國家。”
陶勳被他說得有些動心,露出沉吟之色。
陶嶽城繼續道:“我知道你是擔憂將太平門、通靈玉墜用於朝廷事務會不會犯天忌,可你想一想,太平門下全是凡人,要犯忌早犯透了,怎不見天譴?何況此為大有利於天下蒼生,試一試終究無妨的。”
“你讓我好好斟酌斟酌,三天之後你進宮回覆瑞王的通牒,不妨先看看他如何作為後再議此事。”
“也好,三日後再議不遲。”陶嶽城知道事不急於一時,問他:“兄長今天忽然登門,還將門人弟子盡數帶來,是不是修仙界出什麼大事了?”
“不錯,修仙界的大浩劫已經開始,峨嵋派也處漩渦之中難以獨善,我們夫婦還有這些門人弟子不能繼續留在仙雲山,以免運數相沖貽害他們。”
“什麼樣的大浩劫連峨嵋派、兄長你都無法獨善?我看兄長的氣色也好象不大好,卻是怎麼回事?”
“修仙界的事總有天數在掌控著,浩劫降世誰也擋不住。我因是數中之人所以受了傷,並不妨事。”陶勳沒有向他詳細解釋,轉而道:“我從仙雲山下山,剛好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