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起來,或乘起來呢?海森堡準是發瘋了。

但是,我已經提醒過大家,我們即將進入的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光怪陸離的量子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看起來是那樣地古怪不合常理,甚至有一些瘋狂的意味。我們日常的經驗在這裡完全失效,甚至常常是靠不住的。物理世界沿用了千百年的概念和習慣在量子世界裡轟然崩坍,曾經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必須被無情地拋棄,而代之以一些奇形怪狀的,但卻更接近真理的原則。是的,世界就是這些表格構築的。它們不但能加能乘,而且還有著令人瞠目結舌的運算規則,從而導致一些更為驚世駭俗的結論。而且,這一切都不是臆想,是從事實——而且是唯一能被觀測和檢驗到的事實——推論出來的。海森堡說,現在已經到了物理學該發生改變的時候了。

我們這就出發開始這趟奇幻之旅。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5…2)

版權所有:castor_v_pollux原作提交時間:2003…10…1102:01:24

第五章 曙光

物理學,海森堡堅定地想,應當有一個堅固的基礎。它只能夠從一些直接可以被實驗觀察和檢驗的東西出發,一個物理學家應當始終堅持嚴格的經驗主義,而不是想象一些影象來作為理論的基礎。玻爾理論的毛病,就出在這上面。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玻爾理論說了些什麼。它說,原子中的電子繞著某些特定的軌道以一定的頻率執行,並時不時地從一個軌道躍遷到另一個軌道上去。每個電子軌道都代表一個特定的能級,因此當這種躍遷發生的時候,電子就按照量子化的方式吸收或者發射能量,其大小等於兩個軌道之間的能量差。

嗯,聽起來不錯,而且這個模型在許多情況下的確管用。但是,海森堡開始問自己。一個電子的“軌道”,它究竟是什麼東西?有任何實驗能夠讓我們看到電子的確繞著某個軌道運轉嗎?有任何實驗可以確實地測出一個軌道離開原子核的實際距離嗎?誠然軌道的圖景是人們所熟悉的,可以類比於行星的執行軌道,但是和行星不同,有沒有任何法子讓人們真正地看到電子的這麼一個“軌道”,並實際測量一個軌道所代表的“能量”呢?沒有法子,電子的軌道,還有它繞著軌道的運轉頻率,都不是能夠實際觀察到的,那麼人們怎麼得出這些概念並在此之上建立起原子模型的呢?

我們回想一下前面史話的有關部分,玻爾模型的建立有著氫原子光譜的支援。每一條光譜線都有一種特定的頻率,而由量子公式e1…e2=hν,我們知道這是電子在兩個能級之間躍遷的結果。但是,海森堡爭辯道,你這還是沒有解決我的疑問。沒有實際的觀測可以證明某一個軌道所代表的“能級”是什麼,每一條光譜線,只代表兩個“能級”之間的“能量差”。所以,只有“能級差”或者“軌道差”是可以被直接觀察到的,而“能級”和“軌道”卻不是。

為了說明問題,我們還是來打個比方。小時候的樂趣之一是收集各種各樣的電車票以扮作售票員,那時候上海的車票通常都很便宜,最多也就是一毛幾分錢。但規矩是這樣的:不管你從哪個站上車,坐得越遠車票就相對越貴。比如我從徐家彙上車,那麼坐到淮海路可能只要3分錢,而到人民廣場大概就要5分,到外灘就要7分,如果一直坐到虹口體育場,也許就得花上1毛錢。當然,近兩年回去,公交早就換成了無人售票和統一計費——不管多遠都是一個價,車費也早就今非昔比了。

讓我們假設有一班巴士從a站出發,經過bcd三站到達e這個終點站。這個車的收費沿用了我們懷舊時代的老傳統,不是上車一律給2塊錢,而是根據起點和終點來單獨計費。我們不妨訂一個收費標準:a站和b站之間是1塊錢,b和c靠得比較近,0。5元。c和d之間還是1塊錢,而d和e離得遠,2塊錢。這樣一來車費就容易計算了,比如我從b站上車到e站,那麼我就應該給0。512=3。5元作為車費。反過來,如果我從d站上車到a站,那麼道理是一樣的:10。51=2。5塊錢。

現在玻爾和海森堡分別被叫來寫一個關於車費的說明貼在車子裡讓人參考。玻爾欣然同意了,他說:這個問題很簡單,車費問題實際上就是兩個站之間的距離問題,我們只要把每一個站的位置狀況寫出來,那麼乘客們就能夠一目瞭然了。於是他就假設,a站的座標是0,從而推出:b站的座標是1,c站的座標是1。5,d站的座標是2。5,而e站的座標是4。5。這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