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開創者稍有不同。根據錢穆的敘述,顧炎武主張“明道”、“救世”,他當然也在考證中尋求規律;但是“明道”、“救世”卻超出了規律。這同所謂“義理”有類似之處,義理不能等同於規律。這種明道、救世的理想,到了乾嘉時代,由於客觀環境的變化,已經消失。學者們囿於所習,只在故紙堆中尋求規律,把義理忘記了。寅恪先生卻不然。他的專著和文章,不管多長多短,都展現了他那種嚴密考證的才能,其中都有規律性的結論。但是他卻決不到此為止,決不為考證而考證,他那種悲天憫人、明道救世的精神,洋溢於字裡行間,稍微細心的讀者都能覺察。在這一點上,他同宋代大史學家司馬光頗有“靈犀一點通”之處。他之所以推崇宋學,原因大概也就在這裡吧。

講到小學,也就是語言文字學,從顧炎武到乾嘉諸老,無不十分重視。顧亭林的話有代表意義:“讀九經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以至於諸子百家之書,亦莫不然。”《顧亭林文集》卷四,《答李子德書》。但是,他們的小學,實際上只限於漢語。這當然有極大的侷限性。到了寅恪先生手中,小學的範圍大大地擴大了。古代外族語言和少數民族語言,無不供他驅使。這樣一來,眼界和研究方法都大大地擴大,其所得到的結論當然也就今非昔比了。乾嘉諸老自不能望其項背矣。

德國的考據學

德國學術發展史,不同於中國。他們治學的方法不可能叫做考據學。但是,德國的民族性中有一突出的特點,這就是所謂的“徹底性”(Gründlichkeit),也就是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頭。這種勁頭與中國的考據學有相通之處。19世紀,比較語言學在德國取得了其他國家都趕不上的輝煌成就,與這種民族性有密切聯絡。19世紀至20世紀的梵文研究,也表現了這種精神。

寅恪先生曾在幾個歐美國家留學,在德國時間更長,受業於Heinrich Lüders諸大師,學習梵語及其他古代語言文字,深通德國學者的治學方法。結果他把中國考據學和德國考據學嚴密地結合起來,融會貫通,再濟之以德國的徹底性,著為文章。在考證方面,別人在探索時能深入二三層,就已經覺得不錯了,再進就成了強弩之末,力不從心了。而寅恪先生則往往能再深入幾層,一直弄個水落石出,其結論當然深刻多了。

陳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4)

但是,他學習德國考據學,並非奴隸式地模仿。在加註方面,他不學習德國學者半頁加註做法。他的辦法毋寧說是更接近中國傳統做法,腳註極少。有的地方,他又超越了德國考據學。德國學者往往只求規律,不講義理。而寅恪先生則是正如我上面所說的,規律與義理並重。這一點,只要讀一讀兩方面的文章,立刻就能感覺到。

歸納以上所論,寅恪先生實集中德兩方考據學之大成。當代中國有些學者往往視考據學為一時一派之方法,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曾大批考據學,大有當代堂?吉訶德之勢。及今思之,實覺可笑。其實只要搞學問,就要有資料,首先必須把資料搞清楚:真偽如何?時代如何?來源如何?演化如何?相互關係又如何?不這樣也是不可能的。史料不清,而貿然下結論,其結果必然是南轅而北轍,不出笑話者幾希。

我認為,Heinrich Lüdrers和寅恪先生為中西兩個考據學大師。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印度發現了新碑銘,讀不懂,就說:找Lüders去。他被公認為近代最偉大的梵文學家。他同寅恪先生有很多共同之處。他們考證名物,旁徵博引,分析入微,如剝芭蕉,漸剝漸深。開始時人們往往不能理解,為什麼這樣假設。但是,只要跟著他們剝下去,到最後,必然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了。我讀他們兩人的極端繁瑣貌似枯燥的考證文章,認為是極大的享受,遠遠超過中外文學名著,並世無第三人。同意我的意見的,大有人在;不同意者當然也同樣大有人在。俗話說,敲鑼賣糖,各幹各行,不能強求的。不管怎樣,他們兩人的著作,我總是愛不釋手。他們那種天外飛來的奇思,於沒有聯絡中看出聯絡,於平淡中看出深邃。讀到會心處,直欲“浮一大白”。當年靈山會上,如來拈花,迦葉微笑。世間沒有佛祖,我也絕非迦葉。但是,我和我的志同道合者們對兩位大師的著作的愛好,難道同這個神話故事所表達的意蘊,沒有相通之處嗎?

要在寅恪先生的著作中找具體的例子,那就俯拾即是,幾乎每一篇文章都是。他在文章中喜歡用“發古人未發之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