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要吧。如今的情形若是被人看到了,體統何在,還不笑死?
嚴曰孟用手不住地揉著自己的小腿,他和方我榮乃是好友,以前同在應天府學讀書。靖康年時,國破家亡,二人一路南逃。上個月,得李清照推薦,進了王慎的泗州軍。
本以為自己和方我榮本是讀書種子,投入軍中,王道思必然會倒履相迎,聘入幕中贊畫軍務,以國士待之,他也抖擻起精神和王慎談過幾次話。
誰料,下來之後,王慎竟直接把他們打發到黃州通判杜束那裡做一文吏,這叫嚴曰孟大為失落。只得自己安慰自己,做一個小吏也不錯呀,不用上戰場打仗,成天呆在衙門裡。事少離家近,看看書,吃吃酒,也挺快活的。
大軍開撥一月,終於到了黃州。
黃州包括旁邊的蘄州經過金人大軍的洗劫,地方官吏逃亡一空。王慎一到,就老實不客氣地將兩州納入自己的管轄範圍,派出官員,徵兵徵糧,聲勢頗大。同杜束一起來黃州的官吏人也都得了職司。
這個時候,嚴曰孟的心又熱了,就和方我榮商量,是不是再找王道思談談……哎,王防禦使就是個武人,咱們同他也說不到一塊去。倒是杜通判為人和氣,不妨找他說說,看能不能弄個知縣噹噹。實在不行,縣丞、縣尉,甚至司戶什麼的也可以啊!
方我容卻搖頭,笑著道,嚴兄,咱們都是新人,初入泗州軍,現在也剛到黃、蘄,地方上的事情一無所知。現在就去要官,那不是要壞事嗎?這做事和讀書的道理一樣。先得靜下心來,將地方民情的摸清楚了才談得上其他。
“方兄你實在是太迂腐了,永珍更新,時不我待。我輩當奮發努力,有所作為,勇於任事才是。”
可惱方我榮卻是笑笑,說不急。
怎麼能夠不急呢,開玩笑,這黃、蘄兩州總共才兩州六縣,衙門裡的位置能有多少。人家杜通判可是帶了三十多個官員過來的,等他把人安置好,還能輪得到咱們?
正當嚴曰孟尋思著怎麼去跑官要官,杜束就有差使派到,命他和方我榮解送本月的俸祿去麻城縣衙鄭森那裡,把公人們這個月的月份錢給發了。
泗州軍和這個年頭的其他軍隊一樣是沒有軍餉的,部隊負責士卒的吃穿,每月只有二十文錢的津貼用於購買個人用品。不過,地方衙門這一塊卻不能這麼搞。首先,一個縣衙要想做事,必須招募當地人充實進三班,這些差役們都有一家老小需要養活,不給月份,人家怎肯為國家效力。而且,衙門要想正常遠轉,也需要經費。
本來,這些費用都可以向地方百姓攤派的。無奈,黃、蘄兩州被女真韃子禍害之後,百姓逃亡一空,十不存一。土地和村莊都荒廢了,通常在路上走上半天,也看不到一條人影。
沒辦法,王道思只能自己掏腰包,把大夥兒這個月的俸祿和衙門的開銷發了。
領了杜束的命令之後,嚴曰孟和方我榮就打點好行裝,背了一揹簍銅錢離開黃州,步行著去麻城。
一揹簍制錢重約百斤,嚴曰孟就是一個讀書,肩不能挑,背不能扛。看到這麼大分量,頓時傻了眼,知道這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本來,這事也簡單,不大了徵一個夫子背就是了。可是泗州有規定,無故不得擾民。而且,徵召民夫一事關係甚大,權力已經被杜束收了去。
那麼,花錢僱腳伕。無奈嚴曰孟和方我榮人當年逃難時帶的那點盤纏早就在這幾年吃光用盡,現在上頭的月份錢還沒有發下來,二人就算把身上的所有銅子湊一起也超不過十文。
看他這般模樣,方我榮安慰道:“嚴兄不用擔心,小弟乃是寒門出身,以前在南京的時候也經常下地幹活,這揹簍還是我來背吧!”
這個時候,嚴曰孟才大吃一驚,他也沒想到這個方兄的力氣如此之大。除了一百斤的揹簍,方我榮還還帶了一口手刀,一把朴刀。
方我榮個子又瘦又小,且面板黝黑,低嚴孟曰一頭。但從背影看去,很容易被人當成十二三歲的孩童。
在往日,南京應天府書生都以猴子獼猻戲之。
如今,這麼大分量壓在他身上,這小個子書生走起山路依舊健步如飛。
相比之下,這兩日嚴曰孟雖說兩手空空,卻累得一身都要散架了。通常是走上幾里地,就要坐在地上歇半天。
到今日,嚴曰孟腳板心全是血泡,每行一步就痛得鑽心。
他知道再這麼下去,自己肯定會被累死的。
好在已經進入山區,翻過這一片山嶺,再走上十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