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紀律,只在少數人違紀時有效。如果違反紀律的人多了,以致形成一種風氣,那懲戒就會失去威懾作用。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法不責眾。而自覺的紀律建立在多數官兵覺悟的基礎上,一般不會出現同時違紀的情況。不但多數人不違紀,而且他們會幫助領導做工作,督促不夠自覺的少數人,共同維護部隊的紀律。因為在他們看來,維護紀律不僅是領導的職責,而且也是全體官兵共同的義務。大多數人自覺地遵守紀律,堅決地維護紀律,對少數違紀分子處理起來就容易得多。
三是可以解決關鍵時刻的表現。紀律意味著服從。一般情況下,只要管理者提出了要求,多數人都會聽從。可當管理者的要求直接影響到人們的切身利益,甚至危及人的生命時,情況就不同了。只有高度的自覺性,才能確保官兵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始終嚴守紀律。電影《決戰寧、瀘、杭》中有這樣一組鏡頭。解放上海時,部隊曾明確了兩條紀律:一是為保護城市,避免傷及無辜,進攻中一律不準用炮;二是進城後任何人都不準進民房,儘量少擾民。上海戰役打響後,國民黨守軍果然利用樓房和街道頑強抗拒。如果我軍允許使用火炮,這本不是難題。可上級不準用炮的規定,卻直接限制了我軍的攻擊力,部隊進攻受阻,傷亡很大。一些基層指戰員不理解,甚至提出“是要資產階級的大樓,還是要無產階級戰士的生命”這樣尖銳的問題。面對質疑,我軍指揮員態度堅決,反覆做官兵的思想工作,強調上海是人民的城市,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要讓它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部隊攻入上海後,按規定露宿街頭。許多戰士打了幾天的仗,沒有水喝,嘴唇乾裂,聽到附近居民家中的自來水一直在響,可就是嚴守紀律,不入民宅。顯然,這些都不是一般軍隊所能做到的。只有建立在高度自覺的基礎上,部隊才能在關鍵時刻過得硬。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當年曾國藩統率下的湘軍攻入太平天國都城後,縱兵劫掠,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把一座繁華無比的六朝古都,搞得像人間地獄。湘軍從上到下都發了橫財,包括曾氏兄弟。據史書記載,當年清廷曾電敕曾國藩,追問太平天國國庫裡的金銀到哪裡去了。為了阻止湘軍將掠奪來的財富運回老家,清廷曾派人在長江上攔截船隻進行檢查,逼得湘軍官兵將財寶藏在撐船用的竹槓裡。時間久了,這一秘密被清軍發現,於是加了一項檢查內容,即敲一敲竹槓,看是否有夾帶。“敲竹槓”一詞即由此而來。
以“醇儒”標榜的曾國藩一向以從嚴治軍、保國護民自詡,曾多次表示,“愛民為治兵第一要義,須日日三令五申,視為性命根本之事”,“軍士所過,有取民間一草一木不給錢者,即行正法”。湘軍組建之初,與清廷其他軍隊比,軍紀也算好的。為什麼打下天京後會一反常態,縱容官兵大肆劫掠呢?根本原因就在於,湘軍官兵打仗都是為了個人升官發財,打下天京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面對那些在戰場上殺紅了眼,一心指望得到補償的官兵,曾國藩明白,如果採取強硬手段去約束,很可能會激起事變。所以,狡猾的他寧肯揹負罵名,對手下的違紀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自覺紀律之所以優於“棍棒”紀律,是因為它符合人的行為規律。中國古代儒家學說有兩個核心概念,一是仁,二是禮,認為仁是君子的道德情懷,禮是君子的外在表現。一般來說,君子都是“發乎仁,止乎禮”。意思是說,仁是內在的,禮是外在的;仁是決定性的,禮是從屬性的;仁是禮的靈魂,禮是仁的表現。只有具備了仁義的道德情懷,才能不折不扣地遵從禮儀的要求。同時,也只有嚴格按照禮儀規範去做了,才能證明一個人確實具備了仁義的道德情懷。
古代兵家對思想道德與行為規範相互關係的認識,與儒家的看法基本相同,也非常看重對士兵的紀律教育,強調“用兵之法,教誡為先”,反對“不教而誅”。古代著名的軍事將領,帶兵方面都是兼用儒法的。首先是強化思想教育,宣明法紀,講清道理,儘量使大多數官兵自覺地服從命令,遵守紀律。在此基礎上,再強調和實行依法治軍,賞優罰劣,對少數不聽招呼的“害群之馬”,嚴加懲治。
對於自覺紀律比“棍棒”紀律好,估計多數人都能認同。問題是怎樣才能建立起自覺的紀律,這就需要了解我軍紀律教育的基本做法和經驗。
從紀律教育的內容看,部隊通常強調三個問題。一是講清建立鐵的紀律對軍隊的意義,講清紀律與軍隊宗旨、與戰鬥勝利、與群眾擁護之間的相互關係。二是講清紀律問題的實質是正確處理個人與組織的關係,遵守紀律就是要顧全大局,甘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