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革命家的上述思想,來認識和處理紀律問題的。維護紀律的主要辦法,就是透過艱苦細緻的思想教育,使廣大官兵真正懂得,鐵的紀律是人民軍隊宗旨的體現,是奪取戰爭勝利的重要保證,從而識大體,顧大局,不斷增強遵紀守法的自覺性,把上級的要求、紀律的約束,轉化為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以至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處處維護軍隊的紀律和聲譽。也就是說,鐵的紀律和自覺的紀律是我軍有別於其他軍隊的兩個主要特點,其中透過思想教育培養起來的自覺紀律是基礎。正因為我軍的紀律建立在廣大官兵自覺的基礎上,所以才能真正成為鐵的紀律。用葉劍英元帥的話說,覺悟性與紀律性是聯絡在一起的,思想覺悟越高的官兵,紀律性就越好。

自覺的紀律是我軍的主要特點,也是我軍維護紀律的主要經驗。與外力強制下形成的紀律相比,這種自覺的紀律有三點好處。

一是可以解決管理者不在場的問題。紀律是對人的約束,常常有違於當事人的主觀意願。有管理者現場督促時,不管主觀上願意與否,一般人都會老老實實地按要求去做。可管理者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時時在場,處處在場,更不可能一直盯住每個人。所以,維護紀律最難解決的,就是管理者不在場的問題。張瑞敏曾講過一個觀點,“如果一個員工思想不通,你就是派10個人去管他,也未必能將他管住”,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而建立起自覺的紀律,便可較好地解決這一難題。

什麼叫自覺的紀律?不妨舉兩個例子。過去部隊搞紀律教育,經常要講“錦州蘋果”的故事。事情發生在1948年秋的遼瀋戰役時期。攻打錦州戰鬥開始前,四野專門召開了政工會。會上羅榮桓政委特別強調了政策和紀律問題。他指著會場外的一片蘋果林說,錦州地區出蘋果,各部隊要教育官兵,保證不吃人民一個蘋果,不論是長在樹上的,還是收穫回家的,都不準動,就是掉在地上的也不準撿。按照四野首長的指示,各部隊普遍進行了教育,將不吃群眾蘋果作為一條紀律,要求官兵嚴格執行。後來,部隊在這方面表現得非常好,包括一些駐守在蘋果園裡的連隊,主動將滿地的落果撿起來,一個個碼放整齊,可就是一個不吃。戰地記者報道了這件事,這件事也給遠在西柏坡的毛澤東留下深刻印象。多年後,他在一次內部講話中仍動情地說,“在這個問題上,戰士們自覺地認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為這是人民的蘋果。我們的紀律就建築在這個自覺性上邊。”《毛澤東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頁。

另一件事也發生在遼瀋戰役中。部隊打下瀋陽後,某部8連佔領了火車站,正趕上軌道上停著一輛滿載軍用物資的列車。連隊還要執行其他任務,便留下戰士張慶山看守。由於只有一個人留守,張慶山不便離開崗位,飲食就成了問題。無意中他發現,列車上有許多軍用餅乾。飢寒交迫之中,張慶山本能地拿起一包,可突然想到戰役打響前連隊進行紀律教育,要求不準隨便動用繳獲物資,於是便將餅乾放回了原處。就這樣,張慶山在車站守護了整整三天,渴了就吃一把雪,始終沒有動用列車上的任何東西。直到三天後,部隊派人到火車站查收戰利品,張慶山交代完任務,當場就昏了過去。這件事雖小,卻是人民解放軍自覺紀律的縮影。一位普通計程車兵遵守紀律自覺到這種程度,部隊建立鐵的紀律還能有什麼問題?!

據筆者所知,現在企業管理中最難辦的,也是領導不在場時怎麼管。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管理者必須盯著員工幹活。領導在位時,公司一切正常,運轉良好。可領導一出門,甚至剛一轉身,情況就完全不同。顯然,這個問題不能靠加大獎懲力度來解決。因為管理者不在場,根本不瞭解情況,依據什麼來實施獎懲?更不能靠發動員工互相告密,因為由此帶來的負作用,遠大於其一時的得益。可見,如何提高員工執行規章制度的自覺性,是當前企業管理急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從歷史上看,一些以管理嚴格著稱的企業,大都強調將紀律建立在自覺性的基礎上。如“大慶經驗”中很有名的“三老”、“四嚴”、“四個一樣”,即“說老實話,辦老實事,當老實人”;“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黑天和白天干工作一個樣,壞天氣和好天氣幹工作一個樣,領導不在場和領導在場幹工作一個樣,沒有人檢查和有人檢查干工作一個樣”。試想,如果企業的員工都能做到“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管理者還會為“執行”問題犯愁嗎?

二是可以解決法不責眾的問題。靠懲戒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