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字號蛻變為文化符號,根本的原因當然是由於市場機制的長期被壓制。但更內在的原因是企業家精神被官僚機制所代替。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無非來自於企業家不斷在市場中尋找盈利機會的探索。公私合營卻以國有企業的官僚機制代替了企業家精神。這就從根本上抽去了老字號的靈魂。
老字號的創業者們都是傑出的企業家,他們的勇於探索和積極競爭造就了成功的企業。剝奪了他們的地位,自然也就從根本上取消了老字號的內在活力。接手的官僚,即使是合格者,也只能做到維持原有狀態。這是官僚機制的固有邏輯,無可改變。而外界環境不可能停滯不變,當環境變化以後,官僚化的企業不可能以新探索開拓新局面。因此,在新的市場條件下,老字號往往會變得不合時宜。看上去,這好像是令人惋惜的文化失落,但其實這是無法應對市場變化的經濟失敗。
諾基亞公司的歷史已經超過140年,移動通訊的歷史當然沒有這麼長。實際上,直到1967年,經過公司合併,諾基亞才開始多角化進入電子業,以電訊業為發展重點。這以前,諾基亞的主要生意是製造紙漿及消費用紙品。如果諾基亞是中國式的老字號,現在也只好繼續生產有著悠久歷史的諾基亞牌紙張。摩托羅拉以前則是生產電視機的。被人擠出市場,轉而投身於電信產業。現在,他們都成了新領域的領跑者。以往的歷史並沒有阻礙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