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濟拱手道:“軍師所言就在這裡,這也正是我想要說的。我們不能再在這裡辯論了,時間久了,就怕郭圖、辛評他們先我們一步想到啊。他若增兵此地,我們就更難對付了。”
陳宮一愣,想想他的話倒是有理。但他身為三軍軍師,自己的主意沒得到肯定也就罷了,但爭論來爭論去到底還是輸在了這小孩手上,叫他面子如何掛的去?陳宮左右想了想,鼻子輕輕一哼,對劉備說道:“我看蔣軍事的主意倒是不錯,不過,我不知哪位將軍願意聽從他的指揮,帶人馬隨他去東安平?”
他這話雖是向劉備說的,但口氣完全是在責問眾位將軍。他的話無意在提醒各位,要想贊成蔣濟的意見,則必須聽從蔣濟的指揮。別說蔣濟還是個少年,剛剛進入劉備陣營,就是他的主意再好,沒得到軍師陳宮的一口同意前,這些將軍們當然不會舍軍師而從一個小小的參鎮東軍事。
劉備聽陳宮的口氣,自然知道他說這些話是在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做的最後努力,他也就不好責備陳宮了。他當然從陳宮和眾位將軍的表情裡看出來,蔣濟還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孩子,在沒有任何威信前,要想說服這些人,那他得先拿出點像樣的成績才行。正好,陳宮不是刁難蔣濟,在我沒決定讓誰帶兵偷襲東安平前他就胡亂指派蔣濟嗎,那好,我倒是順著陳宮的意思,這次任務就交給蔣濟了
劉備嘿嘿一笑,說道:“嗯,軍師的主意不錯,我就按照軍師你的意思,將此次帶兵去東安平的行動指揮權就交給蔣濟了。只不知,有哪位將軍願意跟隨蔣濟立此功勞?”
陳宮也沒想到劉備會把他的話當槍使了,自然怔愕。
但可喜的事,問了一遍,居然無人敢應。
劉備心裡不免失望,難道就沒有人能欣賞,願意信任這個孩子嗎?
坐在下首有陳到、太史慈等。陳到是劉備的中軍,不說他有保護劉備的責任,就是要聽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孩指揮,以他的臭脾氣根本不是那麼回事。而太史慈,他雖然對這少年有了點興趣,但他明顯看的出來,這是軍師跟蔣濟之間的鬥氣,他要站出來那就得罪軍師了,他現在能做的,唯有保持沉默。餘下的,則都是各懷心思,自不願站出來。
也就在眾人沒有應聲,蔣濟心裡的一片少年壯志之情漸漸耗盡時,呂蒙左顧右盼,以他卑微弱小的身軀力挺蔣濟。既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那我就站出來吧他,站了起來,拱手道:“使君,不知道我可不可以?”
蔣濟回頭望去,心裡撲通一跳,還是那個少年那個知己感動的淚水,悄悄流進了心裡。
陳宮看到呂蒙站了起來,先是一愣,隨後暗暗發笑:“兩個小孩,倒是絕配。”他不把蔣濟看在眼裡,自不把呂蒙看在眼裡,看到替蔣濟出來的只是個小小的護衛什長,自然更加好笑。他這時,反是同情蔣濟了。願意支援他的,原來只是個小小的什長?陳宮滿意的坐了回去,看著其他將領們偷偷的發笑,他心裡也是舒服了一點,總算挽回了一點面子了。
坐在呂蒙旁邊的姐夫鄧當,萬萬也沒想到他這個小舅子這麼不知天高地厚,像多少領兵的大將都沒出來,就你這小小的什長出來,豈不是丟人現眼麼?他還想叫住呂蒙,但呂蒙到底是鐵了心,裝作不聞,仍是毅然站起,毅然的看向劉備。
終於有人能站出來,畢竟這個天底下,總有一人是你知己。劉備自然替蔣濟感到高興,也為呂蒙的勇氣感動。他重重的點了點頭,說道:“此次領兵奔襲東安平,蔣濟為正,負責大局,呂蒙為副,負責軍事。但呂蒙職位卑小,不能領導大兵,就暫時以校尉之職領兵五千前去即可。但我考慮到此戰關係我大局,所以再以鄧當將軍為副,協助呂蒙一同進兵。你們現在就下去準備去吧”
在以前,劉備因為軍情緊急,常常讓呂蒙以暫領校尉之職來帶兵出戰。不過在行動結束後,他的職務也就立即解除了。在與祖郎一戰,領兵追擊陳武如此,在豫章邊境領兵接應華歆,與大將紀靈一戰也是如此。所以呂蒙的這個帶‘校尉’出戰一事,倒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的了。
倒是鄧當,他剛才還怪呂蒙沒有經過他的同意就自請出戰,自不免替他擔心。但劉備隨後一句,讓他也帶兵出戰,倒是讓他心裡大安。
三人接了劉備的軍令,也就齊諾一聲,下去了。
劉備拿起案上袁譚送來的休兵書,大筆在後面寫了簡簡單單“同意”二字,也就讓人送到袁譚大營了。
袁譚從使者手裡接過回書,心裡自然高興,捧著書哈哈而笑。正好郭圖在旁邊,他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