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都是怎麼想的呢?神為什麼會讓人死?”

孩子們沒有想到我會這樣反問,一時間都陷入了沉思。最後,三個孩子都說不知道。

我聽了孩子們的話後,笑著說:“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們一起想一想,再回答吧。”

幾天後,我再次向孩子們提出了這個問題。孩子們各自說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已經記不清孩子們具體是怎樣回答的了。愛麗絲好像回答:“ 如果人不死,一直生活下去就會越變越懶。”彼得說:“ 如果人不死地球上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不管他們的回答多麼可笑,重要的是他們為了尋求答案經過了不斷地思考。

媽媽們總是對孩子的一些問題顯得手足無措,以為必須得給孩子一個答案。實際上,並不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答案,只要能讓孩子開動腦筋進行思考就足夠了。反過來問孩子“ 為什麼”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和孩子最常說的話就是“ 為什麼”。

“ 這個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 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透過不斷地問“ 為什麼”,讓孩子們為了尋找答案而開動腦筋,經過這樣不斷地思考,孩子們的思路就會逐漸擴充套件開來。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和一個公主。國王只有這麼一個公主,因此視她為掌上明珠。有一天,公主想要天上的月亮,國王為了達成公主的願望,把所有的大臣都叫來,一起商量辦法。大臣們都說月亮離地面太遠了,而且又很大,摘下來是不可能的。

一個小丑聽到這個訊息後,表示能夠完成公主的心願。他來到公主面前問公主:“公主殿下,月亮有多大,怎麼才能摘到?”公主回答說:“你這個笨蛋,月亮只有我的指甲那麼大,只有我窗前樹梢那麼高,順著樹爬上去就可以夠到了。”

於是國王就給公主做了一個只有指甲大的月亮,公主滿意地笑了。

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不如成年人,但成年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總愛拘泥於固定思維模式,對一個事物不會再有更多的想法。對成年人來說月亮就是月亮,但對公主來說,月亮只是一個夢想。只要能夠實現夢想,即使只有指甲大小的月亮也是可以的。

孩子的想象力透過不斷地思考和提問,會變得越來越豐富。如果媽媽對孩子的想法和提問只停留在固定的思維中,孩子的想象力就會受到限制。

想要把孩子培養成感性認識豐富的人,媽媽首先要改變傳統認識。不要總為孩子上什麼培訓班而苦惱,應該先聽一聽孩子提出的問題,然後經常問一下孩子“ 為什麼?”以開拓他們的思考空間,“ 為什麼”的提問中隱藏著孩子的感性認識的靈光。

·☆卷尾語

還沒說完的話

如今,我已步入古稀之年,我經常會想“現在是該整理人生的時候了。”、“我為什麼而活著?”、“上天給我的使命是什麼?”我是否完成了我的使命?當然,這些都是無法回答的。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回顧我的人生。但是,當我寫完這本書的時候,卻不知為什麼心裡忽然有種空蕩蕩的感覺。現在,似乎還有很多要說的話沒有說完,心裡不免有些遺憾。於是,在本書的最後,再補充一些想說的話。

在我的事業生涯中,不斷有人問我:“教育是什麼?”

我的一生似乎與“教育”有著不解之緣,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向我詢問“教育”問題。

我把我們生活的時代分成三部分,即人、空間和時間。

這個時代的“人”,在21世紀的“時間”裡,生活在被稱為社會的“空間”內。這個時代不斷地變化著,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也在不停地發生變化,構成社會的人也在不斷變化。因為這三大要素的不斷更新,一個時代謝幕後,另外一個新時代就會來臨。

在時代變遷中,教育也是瞬息萬變的。隨著人們所處的空間和時間的變化,教育也在不停變化。例如,資訊社會的到來,產生了與資訊相關的教育;全球化的到來,外語教育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

但是,在這種變化中,也有亙古不變的東西。教育的中心無論在什麼時間、在什麼地點,都是以“人”為主的。也就是說,“人”永遠是教育的中心,這意味著人性教育的重要性。無論教育怎樣變化,人性教育的基本範圍是不會變的,當然,也不能變。

我在成為媽媽之前,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線。我的教育哲學,就是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