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期間,除要完成陸軍部隊一般訓練課目外,還要涉及60多個海、空軍訓練課目。按照一兵多用、一專多能的訓練計劃,每個士兵都進行半年以上的跨專業訓練,有計程車兵實現了輕武器射擊、擒拿格鬥、跳傘、潛渡等多項全能。部隊還結合未來高技術戰場特徵,充分運用現代高新科技裝備,先後配發了以全球定位儀、無人駕駛偵察機和電視感測系統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裝備數百套,目前新裝備的利用率保持100%,所配發的新裝備全部走上練兵場並形成了戰鬥力。他們還認真研究高技術條件下的作戰戰例,根據新裝備的特點和效能,設計了山地叢林作戰、海島搶灘作戰、空降破襲作戰等30多個複雜的戰術課題、探索出了10多種動用新裝備克敵制機的新戰法。這支出色的特種部隊自組建以來,在質量建軍、科技強軍的建設和發展以及探索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過程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碩果,部隊在貫徹“一切為打贏”的戰略方針,苦練在未來高科技戰爭條件下執行特種偵察作戰任務的各項技能,他們嚴陣以待,隨時準備為祖國而戰。3、“西南獵鷹”——成都軍區特種大隊成都軍區特種大隊是一支用高科技裝備進行特種偵察作戰的新型偵察隊伍。自1992年組建以來,他們克服了一無教材,二無模式、三無經驗等困難,努力探索現代條件、特別是高科技條件下特種部隊訓練作戰規律,不斷深化戰法研究和訓練改革,在偵察引導、空中切入、破襲作戰、緊急撤離這四個戰場課目上取得了豐碩的訓練成果。這支部隊現駐守在成都市,現任大隊長劉友春、政委孫勇,官兵絕大多數來自西部貧困地區,但裝備和人員素質並不差,是成都軍區科技練兵的模範單位。電視劇《突出重圍》中的數字化小分隊,機降作戰,戰場資訊電視傳輸,紅、藍雙方的前沿偵察等很多鏡頭就是從這個大隊平常的訓練資料中剪輯出來的。還有劇中真槍實彈對著士兵搞射擊訓練,預防高技術戰爭中的電子炸彈,藍色雪狐小分隊等等都是導演從該大隊平日訓練中得到的靈感。大家有機會可以看看這套片子,一睹他們的風采。他們5次獲得特種訓練成果一等獎,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被總部和軍區稱讚為是“西南獵鷹”。4、“能偵善打一代精兵”——北京軍區特種大隊黎明,寧靜的某機場,突然火光沖天,槍炮聲大作。北京軍區某特種作戰部隊“奪控要點”實兵演習正在這裡進行。這次實兵演習是在空軍和陸軍航空兵的配合下進行的。數名特種作戰隊員駕乘動力傘在夜幕中悄悄潛入“敵”機場邊緣。他們運用攜帶的全球定位系統、戰場電視系統和夜視偵察器材,對“敵”展開全方位立體偵察,引導兩個梯次的上百名特種作戰隊員乘坐運輸機、直升機如神兵天降至機場指揮塔臺附近。在武裝直升機、殲擊機、強擊機、電子干擾機、通訊直升機的支援下,他們利用迫擊炮、火焰噴射器等武器,對“敵”通訊樞紐、雷達系統、彈藥庫和火力點等要害部位實施打擊,並迅速突入機場指揮塔內,抓獲“敵”一名高階指揮官、一名高階維修師和部分裝備技術資料。特戰隊員立即將其押解並撤離機場。行動結束。整個演習時間僅用19分鐘。這支特種兵部隊的每一位偵察兵都必須具備多種作戰技能,武裝泅渡就是其中一項。這些隊員不僅能在風急浪高的江河、湖泊、海上連續泅渡數小時,還能在水中潛泳,完成水上攻擊、水下爆破、駕駛舟艇等任務。他們裝備有GPS/GLONASS交聯衛星定位系統,精度可達3~5米,地面監視雷達、無人駕駛偵察機等先進偵察和定位手段,可在短時機內“透視”方圓近百公里範圍內的“敵”導彈發射陣地、指揮控制中心等戰略目標。他們還有一支動力飛行傘分隊,可遠距離飛躍數十千米的複雜地理障礙,隱蔽接敵。每位偵察兵還必須利用攜帶的迫擊炮、火箭筒和噴火器等多種武器,以迅雷之勢,將“敵”直升機平臺、導彈陣地和偵察雷達預警系統等要害部位,盡數摧毀。拜地理和資源所賜,北京軍區的這支特種兵分隊在資源分配和人員選拔上有超越其它軍區的優勢。例如,其它軍區大都只有一個甲類集團軍,地處偏遠地區的軍區就是在這一個甲類集團軍中一下子挑選幾百兵“能文能武”的精兵強將都往往捉襟見肘,而北京軍區的這支部隊兵源卻可以在38軍和27軍兩個甲類集團軍中慢慢地挑。在武器裝備方面,他們也是全軍最先發配新型作戰頭盔和95式自動步槍的單位。他們在近期又是首先裝備具有“強大爆炸力”單兵爆破器和行動式鐳射致盲器等先進裝備的特種兵單位。自組建以來,他們先後完成中央軍委、總部、軍區賦予的40餘項重大軍事任務,榮立集體三等功,被總部機關譽為“能偵善打的一代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