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同一版面上,雖然這老太太的成就讓人望塵莫及,可對於他來說其實就是個吃瓜群眾仰望高階玩家的概念。
敬佩啊什麼的也就是兩三秒的事兒。
之所以說這話,倒不是晨陽客套,而是在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教育裡,尊老愛幼的美德早已經深入到骨髓,讓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太滿世界的找自己,這真讓他有點兒說不出過去。
更何況,人家還是給華夏做過巨大貢獻的,他就得更尊敬了。
“不礙事不礙事。”張曉玲擺擺手。
晨陽提議道,“那咱們找個地方坐下談?”
“呵呵,好。”
攙扶著張曉玲,晨陽走到一個沒什麼人的桌子上。
一老一少坐下,拿起水壺給張曉玲倒了杯水,晨陽才開口道,“張校長,您喝水。”
“哎,謝謝。”
“張校長您找我是不是有什麼事兒啊?”
“其實也沒什麼事兒,主要是想來認識認識你,我還記得上次記者問完我以後,我回去好好的讀了下你寫的《少年中國說》,在我看來,這確實是篇極有深度的文章,在現如今華夏文學界的新人裡面,很少有人像你這樣去思考問題了。”
“您抬愛了。”
張曉玲嘆口氣,“可惜呀,現如今的這些媒體們總是想譁眾取寵,把一篇報道寫的亂七八糟,簡直沒法看。”
晨陽笑道,“我也沒看。”
張曉玲笑了笑,“別說,那天我看完你寫的《少年中國說》後還看了不少你的作品,雖然那些作品有些出現的不是時候,還有一部分出現的很傷人,但在我看來,你寫的詩很有深度,也真的印證了我的看法,你是年輕一輩裡最有潛力超過我們這群老傢伙的人。”
這評價有點兒高,而且還是出自一個前中科院院士的嘴裡,這話的分量就更重了,晨陽一時受寵若驚,忙道,“您說笑了,我那就是瞎寫著玩兒的,您別放在心上。”
張曉玲擺擺手,“人都會老的,像我們活了這麼大歲數,就算心裡不服氣,但也都懂,見了小輩兒能提拔也都儘量提拔著,不然等真的到了墳墓裡也良心不安,哎,對了,聽老錢說你最近在開網站?搞創業還是……”
晨陽道,“嗨,沒什麼,就是小打小鬧。”
他不喜歡把事情吹過頭了。
網文現在還在起步,網現在也只能算個先驅者,至於未來的發展,他現在說什麼也沒用。
“其實年輕人搞搞創業沒什麼,萬事都是從小打小鬧來的,”張曉玲點點頭,“那你們這網站平日裡忙嗎?”
晨陽如實答道,“也不算忙,維護的事情有專門的人負責,我只是抓大方向,沒事兒的時候寫寫東西。”
“還是放不下筆桿子?”
晨陽笑著點頭。
張曉玲也笑了。
雖然她沒有搞過文學,但曾經也搞過科研,懂那種感覺。
感慨著,張曉玲道,“我記得我當年從中科院退下來的時候,回家一個人坐在沙發上我就想,我這老太婆就這麼走了?怎麼感覺好多事兒沒做呢,越想越難受,忍不住揹著兒女還哭了一鼻子,後來來了內大任教以後,這種感覺就沒有了。”
晨陽會心一笑,“那您還是老當益壯。”
擺擺手,張曉玲道,“不行了,我啊比不上你們年輕人了,這個華夏終究還是你們這一代人的,我們這群老傢伙們撐不了幾年。”
話題有點憂傷,晨陽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好起身給張曉玲把水滿上。
“謝謝。”
道了聲謝,張曉玲忽然開口道,“小晨啊,有沒有興趣來內大任職?”
442 去不去?【求訂求票求賞】
去內大任職?
他去內大任職?
在張曉玲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晨陽都聽傻了。
內大雖然比不上清華和北大那麼有名,但好歹也是在全國排前百的學府,全國重點“211工程”之一,就內蒙而言,它是絕對的權威,大學老師,那更是放在哪兒都是響噹噹的職業。
現在,這樣一所學府,這樣一個傳奇的老校長,現在竟然親自邀請自己去任職?
見晨陽傻了,張曉玲也不在意,抿了口水道,“怎麼樣小晨?要不要考慮考慮?”
晨陽回過神忙道,“哎呦,您可太抬舉我了,我能教什麼呀我,別再給人家耽誤了。”
他雖然自戀,但也不至於看不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