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作主,才算過上了好日子,可天殺的鬼子又來了,他們是一群畜生,他們要搶我們的糧,搶我們的牛羊,殺我們的人,搶我們的女人,我們就打了,打鬼子對不對?”
“對!”底下一下子炸開了鍋。
老村長正了正自己的衣襟,接著說道:“我們村是響噹噹的堡壘村,參軍打仗,支前納糧都是模範,家家是軍屬,戶戶有烈士,是不是?”
“是!”
“李鈞毛,李鈞可,鐵蛋,李鈞元,李均安,李均石,李均麥,李均玉,……,他們都是誰?你們還記得嗎?”
“記得!他們是我們村的好漢子,是我們兄弟。”
“他們都犧牲了。”
“是!”
“從前年開始,我們村裡自願參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死在戰場上的也越來越多,你們怕不怕?”
“不怕!”
“鬼子來了,打不打?”
“打!”
“好了,參軍的出列!”
好口才,真漢子。馬遷安在身後暗暗一豎拇指,心中對這個山村老人讚歎不已。
老村長跳下土臺,檢視了一大群湧出人群的“壯丁”,將“壯丁”中一半兒左右的半大孩子與稍老的中年人一一踢回了人群。然後命令還站在面前的幾十號壯漢回家拿武器。
一會兒工夫,飛跑回家的準戰士們就拿來了五花八門的“武器”,紅纓槍、二股叉、鐮刀、釘耙、還有兩杆土槍。
剩下的區小隊人員也快加入了這支隊伍,緊緊攥住了僅剩的5支破槍。
老村長掃視著自己剛剛“建立”起來的子弟兵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