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受中體驗到痛苦的責罰,強化痛苦體驗,從而吸取教訓,改正錯誤。 。 想看書來

第七章 隨時糾正孩子的錯誤(5)

如何運用自然懲罰法,專家有以下建議:

⑴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步。父母要減少對孩子行為的干涉,讓孩子自己選擇,他會在實踐中嚐到自己選擇的後果。如果父母總是不停地嘮叨、埋怨,孩子們就會轉移注意力,他們覺得保護自己不受譴責和維護自尊心才是最重要的,因而有時候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⑵父母可以提醒孩子,但不要教訓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講清道理,讓孩子懂得某種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當孩子出現某種不良行為的時候,父母可以提醒他,但不要教訓他,因為過失所造成的後果將會給孩子適當的教訓。

⑶父母要態度堅決,同時又要充滿愛心。有的父母在運用這種方法的時候,只記得要懲罰孩子,因此常常放棄了父母應該具備的愛心。當孩子沒有按照事先說好的去做時,父母不是讓自然後果去懲罰孩子,而是過於嚴厲,對孩子大聲斥罵。這樣的教育,不再是自然懲罰法,而變成了父母對孩子的懲罰行為。

家教故事

1920年,有個11歲的美國男孩在踢足球時,不小心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鄰居向他索賠美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足足可以買125只下蛋的母雞!闖了大禍的男孩向父親承認了錯誤,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

男孩為難地說:“我哪有那麼多錢賠人家?”父親拿出美元說:“這錢可以借給你,但一年後要還我。”

從此,這個男孩在學習之餘開始了艱難的打工生活,他送過報紙,替人擦皮鞋。經過半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