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遼、西夏、金、元的軍隊都是以騎射見長,平均一人有兩匹馬,精銳部隊可達人均三匹。北方民族的騎兵非常靈活,一次衝鋒,一個回合的交戰即使失敗,“敗不至亂”,利用騎兵機動性強的優點,退出戰鬥,重整佇列,再次衝鋒。當時即使是宋軍兵力佔優的一些大戰,雙方仍要激戰幾十回合,才能分出勝。而宋軍只要一次潰敗,就會一瀉千里。
面對善騎的勁敵,宋朝也有人主張發展騎兵,但這種主張不佔主導地位,宋朝總的對策還是以步制騎。因為組建騎兵需要大量馬匹,而宋朝的馬匹主要是透過與貿易得來,需要耗費巨大的投資。“計一騎之費,可贍步軍五人”,這是許多官員反對發展騎兵的重要理由。甚至曾與西夏交戰多年的范仲淹也是反對加強騎兵的,但是沒有騎兵,就只能永遠處於消極防禦的地位,這是宋軍的一個致命弱點,其實不善騎射的狀況是可以透過訓練和戰爭改變的。
南宋時,岳飛是非常重視騎兵的。岳家軍主要透過戰場上繳獲大量戰馬,組成了相當強大的騎兵,在堰城大戰中,由岳雲率領的岳家騎兵曾於金朝引以為驕傲的主力騎兵搏戰。看來岳家騎兵的素質已不見得比女真騎兵差。可是除岳飛之外,宋軍其他大將仍然侷限於以步制騎的戰略,沒有以騎制騎的戰例。
遼、西夏、金等舉行大規模會戰時,往往集中幾萬至幾十萬的騎兵,而步兵僅僅負責運輸,開挖壕塹。而宋軍卻不懂的編組騎兵大部隊,集中使用的重要性,而是將騎兵分散在各個戰場和部隊中,作為步兵的附庸,使數量本以很少的騎兵更顯劣勢。此狀況宛如二戰初期的英法聯軍分散使用坦克,結果一敗塗地。
總之,馬匹缺乏,再加上作戰時分散使用,成為決定宋軍武運的重要因素之一
宋朝為製造弓弩;設有專門的機構。官營的兵器工場規模頗大。北宋前期;弓弩院;造箭院各有有工匠一千多人。平均一人一日可造弓一張;或造箭三十枝。但在**的官僚管理下;弓弩質量較差。神宗曾隨意抽取三張弓檢查;沒有一張弓令人滿意。這是因為宋朝的兵器工廠沒有建立完善的責任制度;而金朝的兵器工廠製造的兵器上都刻有監造官的姓名;如有質量問題;即可捉拿查辦。所以質量較有保證。
再者,作為武器使用者,大宋的軍人,我認為之所以沒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原因,宋太祖怕有人仿照黃袍加身,再把他踹下龍椅(之前的五代十六國,皇上多的的確不太像話了),先是杯酒釋兵權,收了軍權(避免唐朝的節度使弊端),禁衛軍數量連年增長,戰鬥力卻不高,經常換防,而且,大宋的將軍也特別,定期平調互換位置,搞得兵不認將,將不識兵,難以系統訓兵,所以導致宋軍戰鬥力難以提高。另外,軍隊官員過多,部門多,自然扯皮打官司、不幹實事的人就多,在這種制度下的軍隊,就算武器再好,城牆再堅固,將領再勇猛,戰鬥力也不會強到哪裡去
這些只是鋪墊,我想說的大宋真正可怕之處其實正是被後人所垢病的,‘太過文弱’。文,就是文化,宋朝之前的大唐帝國,經濟,軍事,文化都以是當時世界領先。宋朝作為繼任者,很好的傳承了唐朝的先進文化並且發揚光大,其實當時的大宋,其文化底蘊已經相當豐厚,不僅文化水平世界一流,科技發展也屬一流,試想當時的守城弩車已經把機械力轉化動能發掘到了一個極點了,沒有相當的科技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宋擁有當時最先進的生產力和完善的社會制度。即使王朝破滅,也不足以消除其文化,而且事實證明,北方遊牧民族開始接觸中原文化後,立即就被其吸引和接納,進而被逐漸同化,這一點,其實也就是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幾千年的原因:現在純粹的漢民族其實極少了,基本上大家身上多少都會有某個民族的血液(或許這個民族早已消失),這就是民族大融合的結果。中華文化就像一個大漩渦,任何接近她的文化都會被吸引,被她消化,吸收,最後融合,成為更先進的文化,幾千年的文化沉澱進化出來文化能不優秀麼?看金朝,最後幾乎全盤接受了中原文化,元朝不也是入主中原不住帳篷住瓦房了麼。不都是最後拜孔信儒當開地主了麼。我說這個王朝可怕,不如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真正實力體現。放眼世界,其他民族自古都是武力消滅**摧殘,哪個民族會用民族融合這個詞?
附件:宋王朝的武治裝備介紹:宋朝武裝力量體制和軍隊編制
宋朝武裝力量主要由禁軍、廂軍、鄉兵、蕃兵構成,此外,還有土軍和弓手。禁軍是中央軍。包括皇帝宿衛軍和征戰戊守部隊,分別隸屬三衙。其任務是衛皇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