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美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有煥然一新的感覺,讓同學們在自由、寬鬆的氛圍下能真正學到東西。但事與願違,幾個環節沒處理好,激起了同學的“民憤”。
老師要求每個同學在一學期內上課發言一次,發言佔期末總分的10%。原本是想調動課堂氣氛的教學方式,結果變成很多同學開始幾節課都搶著發言,然後發過言就不去上課了,因為他知道老師不會再點到他發言了,自己的10分也拿到手了。
老師用全英文上課,這是同學們大學裡第一門全英文的授課,大部分同學聽得一知半解,又因為是早上第一節上課,很多人昏昏欲睡。
做最後的課程大實驗,10個人分一組,一組只給一個成績,組裡的10個人成績一樣。分數區分度還很大,總分30分,好的組給30,差的只給10幾分,這一下子就給最後的期末成績拉開了檔次。本來老師這樣做是希望大家能認真對待實驗,組內10個人充分討論合作,幾個小組競爭最後的實驗結果。但同學們都想著有10個人呢,自己不用著急,希望都寄託在了組裡的一兩個大牛身上,最後變成了一兩個人“戰”,###個人看。做了實驗的同學也不爽,沒人幫他,都等著現成的;不做的人最後看到成績也不爽,覺得組裡的大牛沒用心做。而矛頭又更多的指向了老師,
最後的期末考試,更是讓同學措手不及。提前幾周大家就知道,考試是開卷,人挨著人坐,大家都覺得不著急。由於這門課大家學得都不算好,考試的時候很多人都在東張西望。有些同學看旁邊同學的卷子,發現題目不一樣,就繼續問旁邊的旁邊的同學,然後把答案寫上交卷。結果等考完試大家才發現,卷子不是隻有AB兩種卷,而是ABCD四種卷子,抄了鄰居的鄰居的卷子,答案也全都不一樣。這下子大家都急了,在網上抱怨老師,牢騷無數,說老師的做法“變態”。
輔導員看到同學的不爽,趕緊和老師溝通,雖然很多人考得很差,最後的權宜之計,是沒有給一個同學不及格。但她的美式教學在中國第一次就沒行通,有些國外的方式不得不變得有中國特色,他的第一次課也只能以失敗告終了。之後的幾年,這位老師做了很多教學上的調整,因為課程的內容本身是非常新穎的,如今已經成為同學們非常歡迎的一門課了。
還我考題
各個院系在每個學年結束以後,都會把授課老師、班主任、輔導員叫到一起,召開教學研討會。有一年研討會上,一位老師發言:“今年我這科的考試成績特別奇怪,我出的考題內容、題型和去年都差不多,怎麼今年的平均分比去年高了快5分?難道今年招的學生比去年好這麼多?而且有些學生,我平時上課一次沒見過,就考試來了,最後我一看,裡面好多人還考了90多分,怎麼可能呢?我的課有這麼好上嗎?”
在場的學生和輔導員們都在竊笑。雖然輔導員也算學生的老師,但和同學們一個戰壕裡走出來的輔導員們,在“敏感”問題上,還是站在學生一邊的。每個學生都清楚這個怪現象的原因:老師往年的考題,都會放在同學的BBS或網站上。由於清華同學的記憶力都相當好,考完試,考題都能一字不差地記下來,公佈在網上。誰叫老師你每年都是那幾道題,常年不變的,自然考試會出問題。
第二年的研討會,這位老師又發飆了:“我的考題,居然在學生的網站上都有!居然還給我起外號,說我是我們系的四大名捕,我有這麼兇嗎?都拿著我的考題考90多分,我捕誰了?我要求,學生給我們老師開BBS賬號,我們都要上去看看還說我們什麼了;另外,你們輔導員,要求學生把我們的考題從網上都刪了,影響太差了!”
不過在不換考題的問題上,老師還是要負主要責任的。明明知道中國學生會考試,考什麼試都會找題庫、寫考經,老師您還不讓考卷也與時俱進一下?只要每年考題不一樣,問題不就解決了?所以說,在考試這個嚴肅的問題上,老師也絕對不能犯懶!
國家六級
清華有自己的英語等級考試,“水平一”考試相當於國家英語四級,“水平二”相當於國家六級。已經上了大三的小錢,一直受學校宣傳的影響,以為只要過了校內的水平考試,就不用參加國家四六級考試了。但和一些師兄聊天才發現,出去找工作,人家都要看國家六級過沒過,沒人知道清華“水平二”是什麼。
小錢著了急,趕緊和幾個同學一起報名了國家六級考試。國家英語六級對於清華的學生來說也同樣不好考,很多人第一次考不過去。
過了幾個月,成績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