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3部分

、唐兩朝一樣宋明也有相通之處。宋朝是以文制武大明也是以文制武,宋朝是被北方的契丹和女真還有蒙古搞得疲於奔命,大明也被北方的蒙古和女真搞得苦不堪言。在內部安定方面,宋朝和大明的臣子都對國家有著其它朝代所沒有的忠誠,這也是最值得人欣慰的一點。”

劉宗周說:“是啊,宋朝對臣下寬鬆對百姓仁慈最後還是亡了,可見除了平等與自由之外肯定還有其它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在左右歷史的發展,如果不找到這東西加以防範的話,長此下去大明也很危險啊。”

天啟沉吟了一會兒說:“朕認為平等與自由這標準還是對的,只不過我們沒有把這思想擴大開來所以才會覺得有其它東西沒發現。開始我們說的平等自由只限於國家內部,但是對外是不平等的,假如對外也有平等自由的精神,大明可以做到長盛不衰。”

高攀龍這時也有些奇怪了,他說道:“皇上,在大明內部提倡平等自由精神臣能理解,比如說取消固定的軍戶、商戶等限制,憑其所學選擇職業。還有就是限制富戶兼併土地,允許平民學習透過考試入仕,甚至還要實行民選官讓官員重視百姓的利益,這些都體現了平等與自由的精神。但是對外實行平等與自由,豈不是要跟蒙古人和女真人平等相處稱兄道弟?難道還要允許蒙古人和女真人騎馬進長城不成?”

天啟點頭說:“是的,只要他們沒有敵意,我們當然可以跟他們和平相處,甚至可以允許蒙古人和女真人以私人身份到大明各地去遊玩或者居住。當然必須按照漢人的習慣來,總不能他們要在生產糧食的江南一帶圈地放牧也全部同意,那樣的話就是對我們自己不平等也限制了其他百姓的自由了。所謂自由就是以不妨礙他人自由為前提,平等也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平等,霍去病要平等對待手下將士要讓大家都喝上酒,倒在泉水裡其結果就是誰都喝不上,可見絕對的平等反而沒有好處。”

高攀龍聽天啟這麼說不禁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一直以來大明對待蒙古和女真都是居高臨下的姿態,就算被別人揍得找不到北但這種居高臨下的心理還是沒有變。現在天啟說要平等對待包括蒙古人和女真人在內的所有人,這跟幾百年形成的觀念大相徑庭讓人難以置信。

劉宗周這時候嘆了口氣說:“皇上說得沒錯,宋、明兩朝都是內部安定但外部壓力大,而漢、唐兩朝都是外部穩定內部憂患多,假如能夠綜合彼此的長處,說不準真能找到一條長久繁盛的道路出來。想當年漢朝時就有張騫出使西域的遠見卓識並付諸於實踐,開闢了絲綢之路與西域諸國平等貿易往來,後來唐朝時也是與北方草原部落互通往來,使大唐的威名遠及萬里之外,但是漢、唐兩朝對敢於犯邊的匈奴人和突厥人都是不會手下留情的。”

天啟說:“這就是兩手準備了,大家都是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但是沒有權利透過搶掠和殘殺別人來為自己謀福利,我們要先用軍隊讓他們明白這道理。只有草原民族知道和平才是共處之道時,他們才會被允許在大明的土地上貿易往來,互通有無共同發展。宋朝對內部是比較好的了,但是他沒有對外部做得夠好,比如說宋遼之間的‘檀淵之盟’,還有宋和西夏之間的盟約,都是送絹送銀買和平,這就是最大的不平等當然是對自己的不平等。”

高攀龍說:“皇上的意思是我大明也可以跟蒙古人和女真人和平相處,但是絕對不會像宋朝那樣用銀錢買和平?”

天啟說:“是的,和平是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相待的結果,不是用銀錢能夠買到的,開始劉大人說從宋朝的滅亡可知平等與自由不是歷史發展的唯一標準,但是現在看來應該還沒找到其它因素。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平等和個人越來越自由,還是可見的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們今後做任何事制定任何方案的時候必須遵循的原則。”

天啟的這番話讓劉宗周和高攀龍徹底沒有了語言,大明的官員原來一直把長城外的草原民族沒當回事,就算他們打仗再厲害在大明官員的心目中也不算什麼,最多把長城修結實點避免那些野蠻人衝進來搶掠殺人就行了。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也想過互市貿易,想的也只有透過貿易讓草原民族過得好一點,免得他們窮急眼了挺而走險來騷擾。無論何時何地大明的官員都沒想過要平等對待草原民族,在大明官員眼裡那些野蠻人不值得如此對待。

現在天啟的意思是要用強大的武力作後盾,然後逼迫蒙古人和女真人遵循大明的規矩,只要他們能夠遵循大明的規矩來,那麼蒙古人和女真人也可以成為大明的百姓。想到這裡兩人想起了去年歸順過來的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