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水上了。總的來說連環船上大炮是成功的,恭喜啊袁大人。”說完抱拳致意。
袁可立拱手為禮然後露出一絲笑容說:“這還只裝了一門炮,而且還沒有在船舷兩側裝防護鐵板,還不知道都裝完再多裝兩門炮能不能成。”
熊廷弼說:“飯要一口一口吃,總比一上來開不了炮好,說起來我開始還真擔了點心,真怕一開炮船就翻了或者乾脆就散架了,現在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
正在這時身邊計程車兵說岸上有人,大家抬頭一看只見一個女真人騎了匹馬在海邊大聲吆喝著什麼,袁可立聽了聽說:“看樣子他想跟我們說什麼,去一條船把他帶過來。”
這邊剛剛放下一條小船,岸上的女真人又開始大聲呼叫,一邊叫還一邊揮著手,揮著揮著又從背上取出一張大弓繼續揮。袁可立說:“他好像不願意我們派人去接他,看樣子是要射什麼東西上來送給我們讓我們躲開。”
熊廷弼說:“他就算射兩錠金子上來我們也不可能歇兵,可惜現在沒法放炮不然可以用大炮回答他。”
女真人確實開弓射了但沒有射金錠上來,只是射了一封書信,海邊離船這麼遠女真人有把握把箭射到船上,說明女真人跟蒙古人一樣其騎射之術真還有兩下子。士兵把箭上的書信拿過來給袁可立念,原來女真人射來一封責問信,信中說大明的人不講信義,雙方几次談判說了先歇息不戰保持現狀,但是明軍先是在金州一帶炸馬然後又偷襲火燒薩爾滸,現在又來錦州騷擾純粹是不講信義,讓明軍遵守約定保持現狀退兵回去。
袁可立去東南軍區前一直在遼西主持軍政大局,對跟女真人的談判過程瞭解得非常多,見女真人來信質問略微一想就回到船艙提筆寫信答覆。他在回信中簡明扼要指出當時談判的結果是女真人不侵犯寧遠以西,大明軍隊不侵犯漠北以北,現在雙方都遵守了約定所以不存在誰不講信義的問題。他指出如果女真人不歸順大明又不願意退到漠北去,那麼就按原來的協議來,就是在漠北到寧遠之間的遼東土地上大家用刀槍和大炮對話,誰的拳頭大誰就有道理。
熊廷弼看了袁可立的回信後也是連連稱讚,讓一名膂力大的射手將回信綁在箭上拋射了回去,射回去的箭射在女真人身後不遠處,女真人見明軍中也有射術如此高超的人也不禁暗暗點頭。
回到覺華島後袁可立讓石全找人再固定一下大炮炮座,最好多設計幾種固定方案試驗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不能再出今天這樣打幾炮就鬆動的情況,等大炮上船、連環船裝鐵板、鐵板防砸等試驗都完成後向天啟和軍務院彙報。
天啟此時正跟倪元璐等人在軍務院商議拆分原機構組建新部門的事,原來所有的軍備都由兵部的武庫司找人制作存放,包括大炮火槍等物都是如此。後來天啟在博學院中成立一個軍工部專門進行軍備研究,又在軍務院中成立軍備處讓倪元璐主管,但是真正具體制造還是原來兵部的老班底。這些人得到命令就做覺得做多做少做快做慢關係都不大,做起來沒有多少積極性不說還沒有創新精神,天啟決定要做一個徹底改變。
365 拆分競爭
在以前造軍備算是個清閒活,製造得最多的就是一些軍官用的盔甲,像八瓣盔魚鱗甲等都是些做熟了的東西沒什麼技術含量,工匠們一邊打磕睡一邊做都沒有問題。要花點心思的就是一些有一定名氣供皇帝專門拿來賞人用的衣甲盔飾,這些東西穿著好看但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只需要做得外表光鮮就行。普通士兵的盔甲多為爛皮和碎布做成,很多人領到都需要釘補後才能用,有錢的就自己掏腰包買或定做。
武器方面最多的是步兵用的長槍和騎兵用的馬刀,長槍只需要做個槍頭簡單實用鐵還用得省,接上一根槍桿雙手一握就能殺敵保命,行軍走累了還可以拄地上當柺杖用。騎兵的馬刀因為是單手握所以也很輕,兵部造這些既簡單又不費可以說不用花多大心思,最多有人要做些奇怪的武器如鐵錘鋼鞭之類的東西,但這樣的人畢竟很少還可以讓他們自己掏錢,技術方面也沒有什麼難度。
後來隨著火器的使用兵備製造就是個麻煩事,造出來的火槍大炮很多時候不一定能用,造起來麻煩不說還容易炸膛傷人,前方每次抱怨兵部武庫司的人都要受到斥責,有時候戰事失利打仗的將領也會把武器不好用拿來做擋箭牌。天啟後來讓武庫司名副其實成為專門存放武器裝備的庫房,製造方面的事就讓軍務院軍備處找人採購,同時在博學院裡成立軍工部專門研究裝備的升級和改進。
其實找人採購最後還是找的原來那批人,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