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因為不管是修房建屋還是修路架橋都需要大量的物資,貴州一個省要在短時間內單獨提供有些不現實,何況貴州正在遭受長時間的叛亂。趙率教提出這幾個問題看似尊重上級讓上級決策,但潛在意思也很明確,就是鎮雄也好安順也好暫時都不會考慮,除非誰保證能從這兩個地方運出需要的物資出來,否則的話免談。
高第和蔡復一還有朱燮元商議了一陣都表示理解趙率教的難處,不過他們對趙率教的三條建議一條都不選,他們認為既然以前的爛路能運送物資,那麼就讓人繼續在爛路上運送就是,等大路修得差不多了就修一下小路,讓修成一條線的新型農莊向東平移複製,因為現在不但官軍對新型農莊表示羨慕,連普通百姓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些普通百姓就包括了被圍在包圍圈中的彝族人。
趙率教把人分為三部分,一部分修房子建農莊先自己安定再說安定其他人,另外一部分人修路修橋保證道路暢通無阻,第三部分人就是巡邏偵察外帶協調關係。協調關係不只是在內部傳個信遞個話,還要對普通百姓進行宣傳,宣傳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說跟著奢崇明和安邦彥沒有前途,只有在朝廷的治下當個順民才能享受到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