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3部分

,就說巡邏偵察協調關係的人需要有勇氣的人,相信會有人願意在一萬多人面前顯示自己的勇氣。如果這樣還不夠就可以悄悄地放些風出去,說以後選拔軍官都會考慮敢於去前方巡邏偵察的人,就算不愛面子愛當官的人總是很多的。”

趙率教笑著說:“看不出來你還很有頭腦嘛,那就派人悄悄地去說吧,不過這也不是什麼不可信的傳言,誰對大家的安全盡心盡力,這樣的人才我是不會埋沒的。”

大約花了四天多,貴陽和遵義的新軍都安排下去了,不過中途也有一些磕絆一直到二月底才算走上正軌。其中雙方的巡邏安排有重複成了最大的爭論點,貴陽的軍隊西出到安順沿線是主要防守地區,而北上到遵義也不容忽視,其中設定了很多點派出很多部隊在巡邏。但是屬於貴陽的巡邏部隊出發後發現遵義到貴州也有明軍在沿路巡邏,大家就想偷懶於是向上建議說各自負責一攤,擺得上桌面的說法是怕產生誤會誤傷友軍。

張靜安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他對趙率教的小心謹慎也認為有點太過,不過他沒有同意部下說的各自巡邏一半的說法,他知道趙率教肯定也不會同意。經過兩人的書信商議,二月底終於決定雙方在巡邏一事上成立聯合指揮部,貴陽到遵義每隔二十里建座堅固的哨所,雙方都派人馬進駐駐守。遵義軍負責沿河巡邏並提供後勤協助,貴陽軍對岔口負責深入巡查,大家互相支援密切配合。

250 全面鋪開

原來圍堵在叛軍四周的五省軍隊約有二十萬,加上又增加來的七萬人就更多了,不過大家都知道在茫茫大山裡這二十多萬人的作用有限,很多事都不是人多就能做得好的。首先進山後自身的吃喝就難以保證,假如再遇到補給困難敵人騷擾等情況,像原巡撫王三善那樣兵敗被殺的事難保不會再發生,所以大家冷靜一陣後明白步步為營的圍逼才是最好的方案。

先生活後生產,趙率教首先把三分之一的人拉去修建房屋和村莊,從長期規劃上著眼選址,以先考慮安全再考慮方便的原則來修建,他讓這些人在從貴陽到遵義的四百餘里的路上修了二十餘座兵站。原則上是每二十里修一座,但是在水淺和水勢平緩的渡口還有可能有敵人出沒的山口都另外多修了些。這些兵站都修得異常結實,裡面存有充足的糧食和草料,正面牆頭上還擺了幾門虎蹲炮,加上每天幾趟的巡邏,足以防止敵人的偷襲。

一般來說要駐兵就得守在山頭隘口等險要處,但趙率教沒有一般的想法,他的兵站也就是個小型的堡壘全是當道修建,他認為當道修建既方便防守也方便交通。在兵站的後面修的是村莊,房屋,牲畜欄舍、農田、水井、池塘、溝渠等應有盡有,一家人只要住進去就可以就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趙率教這麼做的意思很明顯,他認為山頭隘口的建築是純粹打仗才用得上,當道修的房屋和平時期也能發揮作用,這才是節約之道。

要想富先修路,修房建屋的人幹得熱火朝天之時,修路修橋修河道的人也沒有閒著。他們以遵義為中心,北上擴建了通往永寧的大路,往南通往貴陽的路也擴寬並平實。貴州的天氣本就很怪異,可能是在山區所以三天兩頭地下雨,路不直不說還難走,天晴時顛簸不平下雨後到處都是爛泥坑,趙率教讓人把路面夯實不說還有意把路面做成一個利於排水的弧度,如此一來路況大為好轉,連脾氣不大好的蔡復一蔡總督都點頭說好。

不過趙率教不經誇,蔡總督剛剛誇了他兩句後接著讓人提了個建議,讓他派人把貴陽到安順還有永寧到鎮雄的路也這樣修一修,趙率教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他拒絕的理由很簡單,就是這兩個路段不安全,他的人在這兩個地方修路容易被攻擊。蔡總督耐心地解釋說這兩個地方也有明軍在防守,安全問題不用操心,早點修好路也可以增加官軍的調動能力,趙率教聽了不為所動,一句話就是那些沒有經過培訓的官軍他信不過,他不想把自己的性命交給別人手上。

高第為了顧全蔡復一的面子問了一下趙率教,看能不能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儘量多修幾段,因為其它地方的官軍都開始鬧情緒了需要安撫。高經略的面子還是要給一點的,不過趙率教只打算給他一點點,他解釋說向北修和向南修是為了讓永寧到遵義再到貴陽的路變的更暢通,目的是方便運送物資。下一步準備了三個方案,一是再向北修通到瀘州和重慶的路,二是橫向修通或擴寬遵義到銅仁再到保靖最後到辰州,三是從貴陽修到鎮遠再到黎平最後到廣西桂林。

趙率教提出三個方案讓貴陽的三位決策者選擇,讓他們看是從四川、湖廣還是廣西哪裡運送物資比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