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安說:“是,不過海邊防守稍嫌單薄,應該多造炮,炮沒造得夠多之前將騎兵配備在寧遠城,說好防守的人不出擊,野戰的人不防守,各司其職免得出現漏洞。”
天啟這時候說:“既然說到炮,現在自己造的炮怎麼樣?有沒有專門造炮人才?”
孫承宗說:“有兩人會造炮,一個叫孫元化,現為兵部職方司主事,正在寧遠負責築臺造炮;另一個叫徐光啟,雜學太多,農事、天文、練兵、造炮、歷算等都會,任命他為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時他不受官,已經回老家閒居去了。”
天啟笑著說:“有能力的人脾氣都倔不合群可以理解,有空了招他們來讓朕見一見看是兩個什麼人,現在請先生根據小張大人的補充安排一下,朕想起一件事先走了。”
送走天啟後孫承宗說:“熊廷弼熊大人和王化貞王大人,你們以前是遼東的經略和巡撫,熊大人現在就經略一下從遼東運回關內的財物,王大人就巡撫一下從遼東進關的民眾。你們管物的要分配好東西讓他們儘快安定下來,管人的要仔細鑑別清除奸細,缺什麼找寧前道袁崇煥調配,有問題向督師高第報告,有問題沒有?”
熊廷弼和王化貞說:“沒有問題。”
孫承宗又說:“高第高大人行文告知軍事管制一事,半月之內撤完所有人半月後封關,順便聯絡一下毛文龍讓他隨時聽命。袁崇煥袁大人負責把關外運回的糧食和覺華島上的糧草全部運進寧遠城嚴加看護,五千水師陸戰營暫時用不上,讓吳襄先帶他們去砍光寧遠關外的樹能砍多遠砍多遠,大家有沒有問題?”
見眾人都說沒問題孫承宗叫張維迎、王在晉、高第留一下其他人辦事去。等其他人走後孫承宗說:“皇上前兩天交代,要給盧象升、黃道周定一個職務,你們看看怎麼定?”
王在晉說:“他們和曹文詔、左良玉在練兵,看皇上的意思以後也要他們帶兵這不合制度。要不這樣,曹文詔和左良玉為遊擊不變,讓黃道周和盧象升以原品級任御史監軍仍屬軍務院管理,以後立了功再升遷。”
高第和張維迎一聽都說可以,孫承宗也說:“為了避免出現武將權重了不服轄制,皇上一直在想配太監監軍還是御史監軍,既然大家都認為御史監軍比較合適,那就這樣上報皇上吧。遊擊曹文詔帶騎兵營,遊擊左良玉帶車營都歸寧遠總兵滿桂帳下,由盧象升監軍;水師陸戰營由遊擊祖大壽帶領,山地步兵營由守備何可綱帶領,升其為遊擊一同歸山海關總兵馬世龍帳下由黃道周監軍,大家看有沒有意見?”
見大家都沒有意見孫承宗說:“軍參處倪元璐、陳奇瑜、孫傳庭、張祥安等都不錯,時機合適也派出去監軍,皇上不是說了嗎,不在實際中磨練一番的參謀人才不堪大用。”
大家一聽都說有道理。
見孫承宗說完事了王在晉對張維迎說:“張大人,你生了個好兒子厲害啊,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張維迎說:“犬子無禮,王大人不要記在心上。”
王在晉哈哈一笑說:“哪裡能呢,本官是真的佩服。”
晚上,張維迎回到家中吃完飯就把張祥安叫了過來,張祥安進來後先看了張維迎一眼然後說道:“父親叫我有什麼事?”
張維迎說:“你今天出風頭了,心裡快活不?”
張祥安說:“父親怪兒子話多了?”
張維迎說:“為父沒怪你話多,只說你的話鋒太盛,袁崇煥、王在晉等都不是心胸寬闊的人,你反駁他們的意見可以,但是要學會轉彎抹角。”
張祥安說:“父親不是教導兒子要做孤臣嗎?兒子又不想討好他們該說什麼就說什麼。”
張維迎說:“我是叫你們不要**朋友,沒叫你到處得罪人。”
張祥安說:“依父親大人的意思反駁人的話應該怎麼說才不會得罪人?”
張維迎說:“比如說你是我的長輩,我對你今天的表現有意見,我就會先誇你妙語連珠值得學習和讚揚,等你心情大好我再說有點不成熟的小看法,說這樣一來會使你的想法和形象更完美更光輝,你聽了是不是就不怎麼生氣了呢?”
張祥安說:“兒子明白了,就好比坐轎子,本來向東突然要向西,抬轎的人要先繞個圈子再回頭,父親大人的意思就是反駁別人時要先順著讚揚一番繞個圈子再說不同看法是不是?”
張維迎點了點頭說:“孺子可教。”
031 糧食危機
天啟在軍務院開會的中途突然離開,不是